今年有一个可喜的发现。寒假之中我惊喜地看到,校园内大门旁那棵高大的玉兰树开花了!我高兴地拍下了不少照片,又发现校园内的腊梅花还在开着!这更让人惊奇!一个是从腊月开到了正月十五的腊梅,一个不到惊蛰就绽放笑脸的白玉兰。更让人惊喜的是白玉兰花开的颜色较为浓郁,红红的,红中略带一些紫色,显得高贵大方,很是迷人。早春玉兰花开,并且开得这么鲜艳,真是一个好兆头呀!我想,气温变暖是其中一个原因,我们连续几年精心养护,浇水、施肥和消杀害虫。越是天热,我们越是坚持定期浇水,以至于脸都晒黑了……也功不可没。真是苍天不负辛勤劳作人呀。白玉兰简直成了报春使者!兴奋之余,我写了两首小诗表达我的感受:
我写小诗二首,是用文学的方式言志、抒情、寓理。第一首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借助于《易经》的观点: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小的生活现象,我发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多年一直坚持的习惯:观察、阅读、思考、写作。而且,我的思考和写作一直围绕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个方向进行。这种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四处留心皆学问。”真是一句至理名言。观察自然和社会,甚至观察外孙,都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原问题和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长期的观察,也让我小有收获。我以身示范,是希望我校的优秀老师,也能养成这样一种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
后来,我进一步观察,发现了更多的欣喜:石楠鲜红的叶尖,在下大雪的时候我就发现过,现在更红艳了;贴梗海棠急匆匆地鼓起了红红的小嘴,争先恐后地摆开了大放异彩的架势;紫玉兰那挂满枝头的毛茸茸的花蕾换掉了冬天的外壳,显得更加精神了,有的已经是像要咧嘴的样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在一派花木萧条之中,暗藏着勃勃生机。真是“春风吹又生”呀。
我和杨界山老师一直跟踪拍摄校园门口的玉兰花,就是想留下真实的资料,帮助大家观察,玉兰树太高,在树下看不出什么奥妙来,拍出来就看得更真切了。特提出以下建议: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研究,或者学习、欣赏有关的小诗,研究人家是怎样观察和写作的,最后自己也写一篇文章;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数学问题情境;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并写出研究报告;道德与法治教师,从花木养护的角度,研究教师的人文情怀,老师们一校为家,对花木的爱护就是对师生的热爱;其他学科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加以运用。观察,探究,思考,体验,感悟,表达——就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个过程就是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我一直重视校园绿化美化,是因为我认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是学校的重要课程资源。老师和学生天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美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而且,美好的环境需要养护和维护才能保持下来,这就需要学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不是最好的教育吗?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确立课程意识,善于从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发现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出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或者是校本课程案例,或者是课堂教学的素材(也可以是问题情境)。这样,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意思,效果会更好。
我们倡导生活化教育,就是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和课堂化。课程生活化,是说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要引入生活情境和生活资源。生活课程化和课堂化,是说不能把现实生活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教学中,要按照课程要求和学习规律,经过精心设计和提炼、加工。这是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老师们要灵活运用活学活用,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育人这件事,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候又很简单,贵在真心付出,用心做事。这真是,四处留心皆学问,花木墙壁皆资源,风霜雪雨皆营养,生活天天有良田。
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
2018年3月6日14:52:55
补记
从五年级的亲子日记中找到的材料,令人感动,深感欣慰,催人奋进,令人汗颜!
1)其实闺女看完您的文章还说了很多有意思的话,你文中说学科老师启发课程。闺女说,语文课,观察写诗写文章。数学课,观察玉兰花的数量,一朵花有多少花瓣,设计计算题。英语课,玉兰花的英语怎么说,你可以用英语介绍一下它吗。美术课,玉兰花什么颜色的,请你画一下玉兰花。音乐课,可以想玉兰花开时是什么声音。体育课,玉兰花随风吹,是怎么摇动的,你可以模仿一下吗。科学课,玉兰花是什么品种的,是怎样生长的。品社课,玉兰花一般什么季节开?开放周期是多长,请你用一两句话介绍介绍它,制作成资料卡。还有审美,给师生带来的愉悦心情。(笔者点评:老师们思考了吗?想到这么多问题了吗?让人震撼呀!)
2)《赞海南》 青山绿树植被多,水天一色浪涛波。要问海南特别处,春夏秋如一日过。(笔者点评:我们没有教孩子们写诗,为什么会写?而且写得很好。值得反思的教育现象。)
3)我对高英老师日志的点评:(生活化写作 2018-03-06 18:37)
记录学习方法和规划,好!一石三鸟,总结了学习方法,交流了学习方法;谈了个人规划,互相启发;长期坚持,定会形成好习惯。
把写作和学科学习融为一起,一个很好的写作方向!
4)是啊,杨校!孩子这次的新学期打算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会以这个角度去写(以往更多的都是写开学第一天见到老师和同学的心情和感受,而新学期目标只是一笔带过,写得也比较笼统),而且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分析得比较准确,对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也有明确的目标。我想,是生活化写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不但让孩子学会观察,还让孩子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事物。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化写作,培养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增强了自信!今后,我和孩子还要继续努力,以写促读,以读带写。将读写进行到底!(笔者点评:这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我评价吕红英老师的日志时说,学习会学习,知道规划、计划和分析,难得呀!这是最大的成效。)
5)后来还是女儿的几句话点醒了我:我又没见过她包饺子,怎么能提早下结论说她包不好呢?因为她不会就不让她试着去做,那什么时候能学会呢?再看到她学包饺子时专心致志的样子,真是非常感慨,我的女儿长大了!(笔者点评:这是家长的日记最后几句话。家长的思考才是教育的真正提高。老师们,加油吧,不进则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