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开 的 第 一 件 事 情 就 是 星 标 小 北 公 众 号
世 界 喧 嚣
我 有 城 堡
▼
每晚9点零9分| 与你说晚安
有个最高赞回答直击心灵:“很多溢美之词,比如勤奋上进、礼貌得体、优雅大方等,都是人身上最好的特质。然而孩子气,是豁达,是自信,是成熟后的简单,是一个人深入骨髓的纯真之气。”
“于我而言,对一个人最高的赞美,是称赞Ta内心充满孩子气。”
说到孩子气,一下子就想到黄渤和雷佳音。
这两个人都幽默风趣,时至今日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仍旧游刃有余,但他们绝不是最幸运的那个人。
恰恰相反,他们曾经跌落悬崖,凭借顽强的毅力卷土重来,面对镜头却依然可以笑得像个孩子,这份不易,比成功来的更加珍贵。
他们都曾有过一段籍籍无名的日子,经历过谷底,现在身上的孩子气,是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接纳了游戏规则依然没有丢失最初的那个自己。
俗话说人丑就要多读书,可黄渤这个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并没有如父母所愿,他没有好好读书考大学,而是中学时代就捣鼓音乐,中专毕业就南下广州追寻音乐梦想。
之后从广州回青岛,又从青岛只身一人去了北京。多年闯荡受尽凌辱,到头来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个笑话。
直到后来,导演管虎要拍电影《走吧,上车》,在演员高虎的极力推荐下,才让黄渤来试镜,幸好这一试之下事儿成了。
就这样黄渤开始了在影视圈的发展,奋战三年终于得偿所愿,直到2006年迎来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他一跃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谐星”。
成名后的黄渤,在各种场合经历过各种恶意的嘲笑,善意的搞笑,而他都能谈笑风生应对自如。众人为他的高情商拍案叫绝的同时,也被他身上的孩子气深深吸引。
有一次,黄渤在机场遇到一个特别热情的粉丝,粉丝见到黄渤就扑上来,连声说:“哎呀,我特别喜欢你拍的电影。”黄渤笑眯眯的问她最喜欢哪一部,粉丝说《天下无贼》。
于是两个人兴高采烈的,一直聊到飞机起飞。临别时,那位粉丝请黄渤在自己的T恤上签名。黄渤笔走龙蛇,签下“王宝强”三个大字。
在一次节目中,小S吐槽黄渤长得很特殊。黄渤笑着回应:“一开始长得还蛮婉约的,后来就开始抽象了。”
小王子中有句台词:“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忘记了。”
真正的孩子气是尝遍世事艰辛,感受过人情冷暖,依然可以穿越黑暗抵达天真。是知世故而不世故,面对生活的打压和规则,依然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和黄渤一样,让我觉得仍旧保持难得孩子气的人还有雷佳音,出生于1983年的他,绝对是属于有天赋的演员,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刚巧沈阳一所艺校来招生,他被一眼相中从此开始学习表演。
高考时顺利考入上戏,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话剧院,然而出道多年演过很多片子,但一直片红人不红,连佟丽娅都说:“雷佳音,真的挺背的。”
直到演完了《白鹿原》之后,《我的前半生》热播,那个大家熟悉的“前夫哥”雷佳音终于火了,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微博粉丝千万经常上热搜。
他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表演更是口碑炸裂,其中一段吃戏,他将一个大汉放浪不羁的吃相演绎的生动有趣,又被观众亲切地誉为长安美食文化最佳代言人。
他没有一点明星架子,勇于自黑坚持自我,活得真诚热烈,纯粹就是个没心没肺的憨直孩子。
宫崎骏说:“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在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我们慢慢长大,一点点丢掉自己的孩子气。慢慢成熟,开始懂得利害,开始老于世故,步入成年的我们,不再关注花草树木,所思所想只有房子、车子、票子,早已失去身为孩子时的灵气与敏锐。
很多人都想重新变回“没心没肺”的孩子,却因为放不下、看不开,最终变成了患得患失的大人。
木心说:“爱孩子,尤爱孩子气的成人。”
成年以后的孩子气,是抛却计较得失,对生命持续的丰富与更新,是对生活的热爱,是豁达、自信,成熟后的简单。
充满孩子气的成年人,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弄丢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对世界依然充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