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逛商城,她要给马上生日的朋友买礼物,准备选一个奢侈品的彩妆套盒。
讲真,我每次来这种奢侈品云集的地方都莫名反感,不是说我舍不得花钱,而是很多时候花钱花得还不爽快,有些品牌的柜姐简直像是顾客求着她卖东西一样。
这次周末也不例外,我和朋友在某品牌柜台前挑选,旁边的柜姐打量了我们一下,也不说话也不做声,问她什么颜色比较显白什么色号比较火,也爱理不理的。
我上次来给朋友买礼物也是,逛了几个专柜,有三分之二的柜姐差不多脸色。搞得我真的超级自我怀疑,是我穿得太寒酸吗?还是我长得就不像花钱的脸?
我那天穿得也还好啊,花钱的脸到底该长什么样?
真的朋友们,如果你觉得自己春风得意需要被打击打击,那就来逛逛这些奢侈品专柜吧,心理脆弱的逛一圈就得回去搞搞心理建设。
不过这次我拉着我的朋友转身去了另外一个品牌专柜,还是我上一次消费的专柜,我当时买那家就是因为柜姐态度让人如沐春风,不管你挑选色号还是提出问题,她们都没有不耐烦地一一解答,后面打包时也非常为顾客着想,因为我表示了是送朋友的礼物,柜姐还问我这样打包满不满意。
我真的感动了,以后只要来专柜都买她们家。但其实仔细一想,为什么在奢侈品专柜,买东西想要获得非常正常的待遇都这么难呢?
我们也不用你把顾客当上帝供着,不用鞠躬不用下跪的,咱们就正常交流不行吗?真不懂一副高冷脸摆在门面上给谁看?问问色号都是顾客的错,不懂流行趋势久不能来下单是吗?
可能高冷是大牌的营销手段?毕竟用我朋友的话是之前抖m顾客太多了,就喜欢这种受虐感?或者这是一种套路?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刺激顾客下单?
讲真,再年轻一点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这种激,有一次去逛某个牌子,接待我的是个柜哥,妆容比我都精致,我一边逛一边看,结果看到他冲其他柜员翻了个白眼?️。
什么意思?看不起谁呢?
于是我一个冲动买了个我完全不需要的包,想要用自己刷卡的帅气动作让他记起来他是个男人。
可是买完回家我就后悔了,虽然我掏卡的时候他态度明显有了改变,但是我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干嘛要为了他一个白眼买个包?这口气可争得有点太奇怪了!我需要像他证明本姑娘买得起吗?最后造了白眼还买个了个不是很喜欢的包,还给他提了成。
从那以后我就发誓不再做这种事了,你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我当然不找你买了,为什么我连花钱都花不痛快?
还有六六和我们讲她去某个牌子买东西的过程,之前想给干女儿买某品牌的音乐盒,因为之前是品牌方送的,她很喜欢,就想着给干女儿买一个。去专柜问了一下,柜姐说这是去年的赠品,不对外出售。
结果六一转身的功夫,就听到柜姐不屑地说,这还来要去年的赠品来了。
我强烈建议品牌方好好做一下员工培训,不要太势利眼,门店销售文化也抓紧建设好,不然门店那么多,非要找你家买顾客是不是有病。
而柜姐柜哥本人们,这都9102年了,还拿着品牌=本人这种态度去工作可真不行,要是门店是你开的你随便,你看谁顺眼你卖谁,但是作为上班族,这种态度太给自己挖坑了。
大概是我变得世故和圆滑了,我觉得待人接物温和一点总是好的,聪明的人会在人际关系里给自己创造机会,就说在奢侈品门店做店员,只要下单的顾客就说明她具备这个消费能力,那顺势加个微信,后面到了新款发给她,也能增加销售额呀,如果相处得好,顾客把你推荐给身边的朋友,那不也是非常好吗?
如果情商高,这些能消费得起的几万块钱包包的人也能成为朋友。成为朋友之后,又增加了很多新可能。
前两天我请一个96年女孩来我们酒吧喝酒,她本身是做干洗门店和奢侈品养护的,她的店里经常来一些顾客,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洗的衣服都是什么大牌的走秀款。这些顾客和她成为朋友,更是一个顾客一次性提了30件衣服就来她们店里洗,后面又介绍了门店附近的一个太太团给她认识。
因为喜欢她,太太团们充起卡来可毫不手软,刷卡的动作比男人都帅。
那我也是很现实的人,我觉得她的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呀,我和这个女孩成为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举办很多活动,实现双赢。
当然,人也不是非要目的性这么强,但如果一开始势利眼又高冷脸,那后续还有什么可能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