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小的时候我从不怕死”
日期:2018-11-19 11:00:12 作者:欢晌 来源:半晌与贪欢 阅读:

“小的时候我从不怕死”

  2018/11/19

  图片/电影人间失格》

  作者/贪欢

  《毒液》首映那天,我和程老师去看,结束之后程老师说,“怎么每一部漫威都有斯坦李的客串啊?”

  我白了他一眼,“等他百年以后,你会开始怀念有他出现过的漫威。”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2018年不太好,许多人没有熬过,霍金,李敖,李咏,单田芳,金庸,蓝洁瑛,斯坦李等等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像是在宣告一个又一个世界沦为尘埃

  印象中09年也有很多人离开,梁羽生,罗京,季羡林,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妮休斯顿……只是那一年我还小,死亡对我来说实在遥远可怕

  我很爱在说话的时候讲“死”这个字,“饿死我了”,“撑死我了”,“渴死我了”,“累死我了”……每次听到我这么说话,妈妈总要说我一句,你不要这样讲啊,太晦气了。

  但我从不听她的,12岁的小孩子,懂得什么是晦气呢?

  我小时候,最喜欢用“死”来威胁我妈达到目的成绩不好,我妈说我,我就坐在阳台窗户上,扭过头对她说“你再说我我就跳下来”。于是我妈把我抱下来,关进卧室,把门锁上,继续说我。

  13岁时我看了一本小说,叫做《爱上痞子蔡的女孩》,现在大概已经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痞子蔡了,可我小的时候,他红到发紫。故事里写,爱上痞子蔡的那个女孩最后自杀了,她买了个木盆,往里面撒满了玫瑰花瓣,用煤气烧了一盆热水,泡了一个很长的澡,就死去了,死的时候面颊红润,仿佛只是睡去了。

  真美啊。

  十几岁的我,实在是个有点糟糕小孩男孩头,脾气暴躁,成绩一般,不被喜欢,那时我总觉得人生好长,长到我不想慢慢度过,于是在心里偷偷告诉自己,活到24岁就离开,就用那个煤气中毒的死法,如果我的人生注定是不美的,那么至少,死亡可以让我变得美好一点。

  可我现在21岁了,距离年幼时预设的死期还有3年,如今的我却觉得生活里处处是诗意,人生变得好短暂,掐着手指争分夺秒,都仿若白驹过隙。

  前几天在上海,我报名了死亡体验馆,那是一个淘汰制的游戏,虽然我想称它为游戏或许有些亵渎意味。每场十二个人,每轮主持人都会问一个有关人性情感的两难问题,在场的人要作出抉择说明背后的理由,然后经过现场投票选出一个人,那个人就要穿越无常之门,独自赴死。

  听起来就像是场排除异己的行为艺术,想要保命就要和大家统一口径,但我没有,几乎每一道题,我都保有了最后的诚恳,最后竟然稀里糊涂地哭着活到了最后一轮。

  眼泪不可避免的,在氛围烘托下,每个人都在流眼泪,随着周围的人一个又一个地离开,我有了些死亡的实感,因为那道门就在我的身后,每一次开启都会有女人的哈气声,我很恐惧那个声音感觉她听起来就像是索命的鬼,而其他人都没有这样的感知主持三七说,很多时候,这就是你对死亡的注解。

  属于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和另一个人交换秘密,把那个人当作你想要倾诉对象,然后对他说出你心里一直想讲的话。

  坐在我旁边的另一个人是个很好看的女孩,我看着她美丽眼睛,想到那个人,他们的面孔重叠起来,我的眼泪开始大滴大滴地掉落,几度想要开口,却又梗在喉咙,发不出声音。

  她握住我的手,说没关系的啊。

  怎么可能关系呢,我心里这样想着,却还是对着她点了点头。

  这一轮过后,我拥有决定我和她命运权利,我想了想,站起来走到中心圆圈里,跟她讲,让我先走吧。

  无常之门打开,我又听到女人的哈气声,走进去是一片黑暗。耳边有吱吱呀呀的音乐声,有婴儿笑声,有人们聚在一起说话的声音,还有我的呼吸声。

  后来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焚化炉,躺上去,里面是一片火光温暖明亮

  我之前一直以为,当我死去的时候,我会回顾这一生,像《美国丽人》里说的,死前的30秒,你会知道自己挂念的那个人是谁。

  然而那个瞬间我在想的,其实只有一件事。

  就是好想回到人世间啊。

  人开始对生命敬畏,对死亡有恐惧,大概就是长大的标志了。

  意识到这一点,我有些欣喜,又有些失望,欣喜于即便不与社会通信,我依然可以收获自己的成长,失望在于,终究还是成为了一个无趣的,怕死的大人

   

  小的时候我从不怕死,特别有理想,愿意为理想放弃生命,也愿意因为我妈的只言片语从楼上跳下去,我规划好了人生的死期,那时候我特别情愿,甚至还有些许的浪漫主义

  而现在我变得格外怕死,理想的踪迹已渐渐不可寻觅,我想活到很久很久以后,哪怕垂垂老矣红颜消逝,抬头没有光,哪怕只有我一个。我每时每刻都在苛责自己,清醒的时候又感慨这样的苛责实在毫无意义

  世事玄妙,原来万事万物都有其命定的归宿,沦为人痛苦,沦为牲畜无知,沦为草木根深露重,怨怼无用,逃避亦无用,就算再不喜欢再讨厌,也只能慢慢度过。

  记得最后几轮,有个问题是思考生命的意义,另外两个人一个说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另一个说在于体验更丰富的世界。

  轮到我说,我说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才容得下别人去赋予它无限的意义,它是白纸,遭得住万物造化

  那么死亡呢,死亡才是真正没有意义的事情

  敢死的人,还怕活着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小的时候我从不怕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