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珍宝库不问不管,一天到晚去数别人的财富。别人的财富再好再多,能管自己的用吗?自己的灵知空性不能安住、观照,非要到处乱跑,去求见善知识。自己真正的大善知识自己不认识,非要见与自己不相干的善知识。别人是善知识,别人得用得自在。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善知识—自性,什么时候能得心安自在呢?要是善知识真的能帮我们出三界、了生死、脱轮回的话,十方诸佛无量无边,难道佛不度众生吗?那为什么从无始到现在,六道苦海里还有那么多的苦难众生呢?凡夫与佛的差别不就在迷悟一念之间吗?佛性有什么差别呢?
还有的行者,参访过近百位高僧大德,也亲近过几十位密宗大活佛。但在这位多闻多见的行人心中,却没有找到一位能依靠修行的善知识。想一想,这位行者的心中到底有什么呢?这样跑来跑去,不是找善知识,而是找贡高我慢,多知、多闻、多见。除了增加我执法执以外,还能得到什么受用呢?
就像提婆达多,把佛陀都不放在眼里,认为佛陀也和一般凡人一样,没有什么稀奇之处。离开了自己的真善知识,在什么地方也找不到。因为真善知识,就是一颗慈悲、诚敬、善良、平等之心。若用这个心,见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是善知识,也一定会有悟处。切记!修行是修当下这一念真诚不变的真心。离开了这个心,没有道可修,也没有佛可成。如能见到自己的真善知识,那个平等同体慈悲心,自然而用,决定没有分别、我慢、嫉妒之心。
依止歌
绝对依止空无我,一动我念即大错。
依止仁德做仁德,念念不离仁德法 。
如有一念违师愿,一念有我地狱钻。
念念无我尊师教,不敢一念动骄傲。
一念我我不能生,我念一动马上空。
绝对听话真依止,依止仁德佛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