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孝道教育的疼痛
日期:2019-07-19 09:04:5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孝道教育的疼痛

  在我栖息生活的周围,接触最多的是乡村里那些老实巴交农民。他们把自己孩子一旦送进学校,就再也不问不闻。在他们的眼里,认为生孩子是生给老师们的。比如,孩子之间,一旦因为鸡毛蒜皮发生矛盾,孩子的父母便大呼小叫地赶到学校,不是找校长仄仄有理,就是寻老师骂骂咧咧,他们这些人很少讲理,在他们的心里,老师就是孩子的保姆,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品质休养,很少过问,甚至,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好样的,根本坏不了。

  乡村孩子的家庭观念重在一个“孝道教育”,即孩子的父母认为:生孩子就是为了对父母养老送终,正因为这种古老传统观念存在,存在着歧视女孩,剥夺孩子继续深造的权利

  乡村农民生孩子希望要个男孩,要是生个女孩,一家人愁眉苦脸,丈夫动辄对自己的老婆白眉鼠眼,好生愤怒。这些男人们总是把生孩子的一切过错归结到女人身上,因此,这里乡村的女人是不是在家庭具有一统天下权力关键取决于她是不是能生一个男孩子

  这里的男孩子大都一辈子走不出家门,多一半孩子读书至初三就被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牵回家,宁可大人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地把孩子养活到二十出头,男孩子娶媳妇女孩子出嫁,只有那些家庭激进人家的孩子,才允许孩子读高中、上大学。这种愚昧无知的家庭孝道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冲击,家庭开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给这些蔽塞的乡村农民的孩子亮出了一道曙光。那些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一个个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年终,好多女孩子带着一个男朋友回家,女孩子是泼出去的水,其实,这些长期被父母束缚厌腻了的女孩子是不愿意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她们的父母也不得不认可这一点,借此,这些女孩子的父母乘机大捞一把,索要许多彩礼钱,少则四五万,多则十二三万。

  乡村农民家的男孩子十分听话,娶媳妇大都父母说了算。他们从来不懂得女朋友是个啥,他们认为女朋友就是好伙伴,也就是一块玩泥巴、放纸飞机小伙伴,他们只是懂得娶媳妇是为了给自己做饭。这些男孩子十分疼爱媳妇,生怕媳妇惹事生非,到田间劳动或者上市集不愿意带媳妇一同去,宁可把媳妇好好供养在家中。待自己的媳妇生了孩子,做了节育措施之后,这些男人们才放放心心的让媳妇和自己一同走东闯西为家谋利益

  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大多数家庭生孩子只是从数量上不在苛求,特别讲究优生优育,这或许与生活压力乃至孩子养活的确需要大笔费用有关。我曾经去过一个家庭,四个孩子,住着两间土木结构的破房子,生活很寒碜。孩子的爸爸对我说:“为了生一个男孩子,五年一连生了五个女孩子。”当时,我好奇地问他:“你们怎么生育率这么高?我的一个老同学在某某城市工作结婚七年了至今还没孩子。”那男的哈哈一笑,说:“我们这吃粗茶淡饭的人,有着老天给我们的傻命。”我至今一想起这个家庭,感觉心酸。那些孩子的确很命苦,是不是会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活如此,这究竟归罪于谁呢?这不就是为了生一个男孩子而带来的压力吧。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种种的优良传统,百孝为先,这固然很好。但是,以我看,仅仅为了一种孝,却如此盲目地剥夺一个孩子正常的受教育权利,这岂不是这些做父母的过于自私、过分残忍些?孝道教育是有些疼,这种疼绝不在皮肤上,这是一种终生难于平复的心理之痛。在这改革开放大好时代,乡村农民如此束缚着孩子们腾飞的脚步,这种家庭观念的存在,能会真正实现一个祥康富裕的新农村社会吗?

  乡村教育的崛起,首先要把刀口对准这些乡村挣扎的农民,挫开一道口子,让外面的风吹进来,让这些心怀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彻底解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孝道教育的疼痛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