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笑对生活的人,总能看清这一点
日期:2019-07-01 08:16:34 作者:小来 来源:小来早晚安 阅读:

笑对生活的人,总能看清这一点

  七月的第一周到了,想想2019已经过了一半,年初的计划似乎还没有开始实施,下半年又有别的事情,看来只好拖到2020了。

  我们好像总这样:

小时候觉得长大好,没有人管。上学觉得毕业好,不用写作业工作觉得有钱好,能躺在家休息退休又觉得有点儿事做就好了,不用每天闲的慌。......

  我们就像循环往复陀螺,一刻都不停的转着,忘了来路不知归途

1

  我在读文章的留言的时候,经常发现大家诉说各种各样困惑,李飞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来你好,我最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已经创业失败第三次了,老婆说我再不找个工作赚钱就和我离婚

  我真的只想创业呀,我都想好了,等我创业成功就给她们娘俩换大房子,现在亏欠的以后都补上。

  可我老婆说什么也不拿钱了,就连我父母一样,怎么都不拿钱给我。

  我到底该怎么让他们相信,只要我创业成功了,他们就一定会过上好生活?只要我创业成功了,他们就不用像现在一样为了生活租房子不说,还要一个人打好几份工。

  虽然家人反对也有道理,但说实话,李飞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想法,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相信未来会更好,是人类大自然物竞天择中进化出的本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依旧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只是凡事过犹不及,过度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里,其实是内心现有困境逃避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时,经常出现肚子疼等现象

  其实,这就是小朋友为了逃避现实产生生理反应

  不过在成人身上,大部分时候,对现状的逃避,会演变为对未来的过分期待

  因为害怕达不到现在的目标,所以总寄希望于未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寄托一些希望在未来,本身无可厚非,甚至也能帮我们重燃斗志

  但如果一味沉迷在对未来不切实际幻想中,那折射出的只有幼稚懦弱

  其实即便在未来我们实现了一些愿望人生也依旧在继续短暂快乐后,又将迎来更大的欲望挑战,填补心中的空洞不安

  租房子的时候很苦恼,觉得有套自己的房就好了安安稳稳。好不容易买了房子,又嫌面积不够大,位置不够好,依旧很不开心。又想换更大的更好的。换了更大的更好的......

  看似永远追求更美好事物,却是自己的内心永远都得不到满足

  研究表明:伤痛恢复大约需要一年,而快乐能维持三个月就已经很难得了。

  恢复平常心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措施

  很多人期待未来的成功带来的快乐。但当下对父母的孝顺、对妻子爱护、对子女陪伴一样会带来快乐。

  但实际上,对未来成功的期待,真的就一定会带来快乐吗?答案是未必。

  与其过分期待未来,不如活在当下,孝顺父母、爱护妻子、陪伴子女,同样会带来切切实实的快乐。

  活在未来,很容易把本应该是结果东西错误当成一个目标或者动力,从而失去很多体验

  只有认真过好了每个当下的刹那,积累起的未来才能刮目相看

2

  对未来的过分期待不会带来幸福,相反也是一样的。

  我知道,现在很多文章都在用大家对未来的不安全感贩卖焦虑,最常见的就是呼吁女生不要生孩子。

  新闻媒体为了热度,经常报道一些孕妇自杀的极端事例

  虽然每个极端例子的背后,都有复杂成因

  但依旧有许多人为此对生孩子这件事陷入了过分的惶恐和焦虑,我也是一样的。

  直到上周,小来去采访一名孕妇丽丽。

  她和老公正在哄孩子,两个人眼里都散发着浓浓的爱意欢喜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只能时不时咯咯咯的笑一下,表达自己的情绪

  采访的时候丽丽告诉我,那些劝女生不要生孩子的文章里,描写的焦虑情绪和生理问题只是有娃生活的一小部分或者一瞬间。

  哪怕没有孩子,人也总会有焦虑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况且为人父母的温暖和欣喜,看着宝宝天天长大的成就感动,让他们更加有了生活的希望与动力。

  所有的焦虑的背后,都藏着这样的逻辑

  我不行,所以我很焦虑。

  我不行的后果严重,我无法面对,所以我很焦虑。

  这种焦虑有时也是好事根据心理学家耶基斯.多德森的定律,我们保持在中等水平的焦虑状态时,工作和学习效率最高

  但就怕大家无法合理利用焦虑,从而陷入对未来的无限惶恐中。

  这种过度焦虑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就是烦躁、易怒、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等。

  生不生孩子,是每对夫妻根据自己情况作出的选择,旁人无权干涉,别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只是在做选择的时候,要对自己和外界环境作出客观认知考量,而不是因为一些特殊的事例陷入对未来的焦虑。

  毕竟我们都不知明天的自己和明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我们所焦虑的未来,也并不是真的未来。

3

  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很多道理,自己似乎都明白,却总是做不到。遇到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解决呢?

  小来建议两个解决办法运动就是最常见的一种。

  慢跑和瑜伽都可以增加大脑多巴胺和内啡肽,让我们平静放松下来。

  而且大脑中的 情绪的回路也会增多帮助我们抵抗恐惧和不安。

  而正念发源于佛教与禅宗的另一种心理学治疗方法

  有意识观察、专注于当下及不做主观判断

  选一个安静房间,专注于呼吸在身体的某个位置,在那里你能最清晰感觉到呼吸—鼻孔喉咙胸部腹部

  然后,尽你最大的努力感受呼吸带给你的物理感觉

  或者在一天中挑选某件事情专注的去做。吃饭的时候认真吃饭,细细观察饭菜形状配色,品尝每一种味道唇齿间的留香,别的一切都不去想。

  这种时候,你或许会感到一种的内心的平静与祥和,这就是正念带来的效果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当下每一个不起眼的瞬间,或许都藏有专注后才能发现的惊喜

  愿你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你更期待未来还是享受当下?现在的你处在什么状态呢?小来在留言区等待你的回答,七月第一周,留言为七月加油吧~

  如果喜欢文章,欢迎分享好友朋友圈,这是对小来最大的支持啦~

  “在看”就是点赞

  点击一下

  七月更美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笑对生活的人,总能看清这一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