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的成果不是婚姻和孩子,而是通过相爱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为”而不是“做”,这是自然和非自然的区别;“更好”意味着持续的成长;“自己”表明与别人无碍。
付出与得到在爱情的天秤两端,不管倾向哪方,都不会让你感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人性总是这样,在得到一点的时候,期待更多一点;有了更多一点,就希望拥有全部。
爱与被爱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彼此都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一点,不需要索求,就能够获得满足。付出和得到本就是一体,成为相爱之人更加亲近的不竭动力。
当我牵着这条狗去遛弯,同时和一个朋友有说有笑,这个时候,我和朋友的关系是“我和你”,我和小狗的关系变成了“我和它”。
当关系是“我和你”的时候,双方的联结得以建立,情绪被关照,需求被看到,两个主体的心灵由此相通,双方都将体会到契合的美妙。
可现实当中,爱人之间,越爱越孤单的原因,就来自于一方或者双方在关系当中失去了主体的定位,变成了一个客体。这或许源于需求被忽视,也或许是表达不够充分、不够直接。
所以,本文强调相爱,同时把“我和你”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提及。就是因为只有相爱的两个人总可以保持在主体的位置上,维系好“我和你”的关系,才是爱情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