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首先就是不容易的,别看你父辈那个年代物质更匮乏,但是至少他们有兄弟姐妹,大多数的八零后有吗?表兄妹和堂兄妹当然是兄弟姊妹,但是亲兄弟姊妹,多数八零后是没有的,特别是城里的八零后,如果九零后、零零后问我们为什么,请你们自己去看那个年代的公益广告和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对于八零后来说,就是一种悲喜交加的产物,我认为这七十年出生的人,唯有八零后最孤独,而80——85的是孤独在敲门——孤独到家了。
虽然大家都觉得城里的八零后比农村的孩子更幸福,看起来是,实际上每个人的境遇是不一样的,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不一样,以前农村户口非常让人鄙视,好多人想农转非,如今呢?你能非转农吗?
今天还鄙视农村的人,要么心态不正常,要么就是个大傻子。好好看看城区里的八零后生活现状吧?比如泸州这样的城市,如果不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如果不是做生意的,如果不在大型国企,并且优质的岗位,多数八零后其实处境非常尴尬,而且今天人家农村人买房有补贴,城里人有吗?毛线都没有。
我之所以抛开这些人,是因为他们大约在物质生活上压力没有还在打工,或者不稳定的八零后那样大,但是中年危机依然在悄然发生,最大的八零后快四十,人生四十本该不惑,但是很多人却越发迷糊。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口中总有别人家的孩子,结婚以后,妻子口中总有别人家的老公,为了以后能够不再听到孩子口中别人家的父母,我们努力的赚钱,渐渐没了自我吗,关键悲催的一点,不是努力就能赚到钱,极有可能过劳死。
作为八零后大军里的一员,听到毛不易唱的那首《像我这样的人》时,即反感又感慨颇多,只不过歌词要改成“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三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反感这个二十多岁毛头小子感概个毛啊,生活的苦那么一点点就拿来卖弄情怀,感慨颇多的是,这首歌虽然打动了人心,却不能因此而跟着自怨自艾。因为没人愿意听抱怨。
赡养父母,抚育子女,其实很多八零后只能算勉强做到,那种完全靠自己的八零后,真的要点个赞歌颂一番。有一些八零后要庆幸父母有退休工资,还不要你立即赡养,有的还能为你带小孩,让你至少可以安心工作,或者有的时候出去放松一下。但是这种关系真的就好吗?难道你心里不心慌吗?
万一哪一天父母不能帮你,或者父母身体不好了,你除了要拿钱还要有人照顾,想想当年你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病的时候,你的叔叔伯伯姑姑们或者姨妈舅舅们,还可以相互分担,有钱的多出钱,有力的多出力,这样轮流来,虽然同样难受,至少分担了,而我们现在找谁,只有你自己哈。
更残酷的事情是,哥们儿、姐们儿们,你同样的父母是双份,而另一半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同样没有人给你分担,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可怕。简直感觉呼吸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