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章吧网站精心整理的有关/关于农转非的精品文章,本列表文章来源于文章吧网站和用户投稿,更多好文章,经典文章,心情随笔,尽在文章吧.

┃ 文章列表

  • 农转非的旅途
    11-29 那是个初秋的放学的午后。妈妈告诉我一个令人兴奋地消息:我们要进城了,农转非的户口成功了。 “我也是城里人了吗?” “对,你也是。” “哥哥也是吗?” “对,哥哥也是。” “外婆外公也是吗?” “他们不是。只有我们们娘仨。我们终于可以和爸爸一起生活...
  • 农转非
    10-31 刘家为刘朗生做六七,也是遍请亲友前来参祭,并且请了九个乡村土和尚来放焰口的。 因为刘巧英、刘巧凤、刘巧兰都是未嫁女,刘朗生的六七贡饭(俗称“换饭”——由以前的素食换成荤食)即“烧六七羹饭”就都是由他的已经出嫁的侄女们置办的:各种果品和包括三...
  • 狗眼看人
    11-30 狗眼看人(990字) 文/宋劲 我是梅县白渡村人,通过读书,让我成了农转非,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可在城里谈了几次恋爱,当说起结婚,人家城里女孩都说家里不同意!后来我才知道,那年代城里人怕结了婚,我农村的亲戚只要来城里逛街或办点啥事就会来我家落脚,...
  • 初生牛犊不怕虎 长出角来反怕狼
    12-01 经“农转非”,小雅从江南的小村庄来到了西北的小城。望着光秃秃的山,小雅的内心还是失望的。 “妈妈,雪山在哪里?” “在那边,宝贝,你看见雪山顶的轮廓了吗?” 就是那些山!天边呈现出的白色轮廓,好像是用纸剪出来的低矮的天际线。那些脑海里高耸入云...
  • 笑语流年话空间
    01-03 父亲是军人出生,转业复员时高举“支持大西北建设”大旗到了一个西北小城的军工厂由于身在,在男女比例失调的荒漠小城,父亲只能在乡下娶了万里之外的母亲。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我十三岁那年,根据农转非的政策,父亲将我们一家从一个山...
  • 乡村人渣
    12-09 刘胜龙没有机会回家为他的母亲送葬。 刘家的本家帮刘巧英三姊妹办了陆萍芝的丧事。 刘巧英当然也要为母亲陆萍芝做阴间农转非的法事,既然她的亡父已经拥有了阴间城市户口,她就不能让母亲陆萍芝到了那个世界,也因为城里乡下半家户,而重蹈她嫂子金银秀的覆辙...
  • 盒子小屋
    05-11 父亲是军人出生,转业复员时高举“支持大西北建设”的大旗到了一个西北小城的军工厂。我十三岁那年,我们搬家了,根据农转非的政策从山水之城洪雅搬到了父亲工作的那个小城,当时的政策是只解决户口问题,住房和就业都由自己负责。 我住进了父亲自己盖的盒子...
  • 夸女儿,福兮祸兮
    06-28 李君与徐云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农转非”随夫进城的乡下妇女,原本不相识,后来有一次,她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合唱队,成了一对好姐妹。徐云年长,李君叫她“徐姐”,徐云叫李君“李姊妹”,她们常在一起聊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讨论哪儿有临时工可以挣...
  • 曾经沧海难为水
    01-23 农转非政策放宽使许多相关农村户口的人转成了城市户口,无数家庭的命运彻底改变。 但这个改变仍然与刘巧英无关,刘巧英对他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而这个改变对韦仁富却无异是一根救命稻草,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农转非,虽然随转子女一般不超过18岁,但毕竟...
  • 城里人
    12-19 我在农村出生,6岁随父母搬到县城,但15岁之前“农转非”一直没办成,是一个粮油本上没有名字的“黑人”。无忧无虑的年纪并不知道“商品粮”户口有多重要,家里米不够吃还可以买议价粮,只是贵一些,日子紧巴巴的,但从没饿着过。父亲说,吃商品粮的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