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怀旧,陡然想起了50多年前疯狂的大跃进年代。据悉,1958年的8月17日,中共中央在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从此,全国上下疯狂地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工业上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其宣传标语是:“以钢为纲,赶美超英”。“倾家荡产,也要大炼钢铁”。“让钢铁元帅升帐!”;农业是:“以粮为纲”“过长江,超黄河”!“让甘薯元帅升帐”!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战天斗地”、“突飞猛进”、“乘风破浪”、“一日千里”……到处书写或张贴着激进的标语口号……
我们村西有一片开阔地,是我们公社选中的大炼钢铁基地。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几十座土高炉。公社为什么把钢铁基地选在我们村?因为我们村的山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石。又有林木资源,做炼铁燃料保障。因为那时农村还没有煤。也没有用煤作燃料的习惯,别说是炼铁,就是烧砖瓦窑也只能用柴禾当燃料。木炭火硬禁烧,因此,选择木炭做冶炼钢铁的燃料。我们村的西面是一座大山。山上树木榔林,生长着茂密的柞树林(土名桲椤树)和青芯子树(柞树的一种,小叶桲椤),其木质坚硬,适宜烧制木炭。我们村子的山林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山坡沟壑,凡是土质厚的地方,到处都是炭窑遗址,山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上世纪七、八年代,二、三十年时间,我们那个地方一直没有柴禾烧。
全公社的青壮年社员集中在大搞钢铁第一线,组织分工明确。有的社员专门砍伐林木,负责烧制木炭,有的社员肩扛人担,负责运输木炭。因为那时农村还没有机动车辆,偶尔也用驴、马等牲畜驮运木炭,将木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冶炼基地。
那时候,我们学校的学生也过集体生活,在学校吃住。白天上课,晚上,我们经常去看土高炉炼铁。每座土高炉都有专人负责,操作冶炼,有的负责向高炉里添木炭。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调旺炼铁炉的火势,需要安装风箱。木制的风箱,里面要粘贴鸡毛,大队号召社员宰鸡,为大炼钢铁贡献鸡毛。仅1958年秋天,全村杀了几百只鸡。每座土高炉旁边都安装一个大风箱,炼铁工人有的专门拉动风箱,调旺炼铁炉里的炭火,将坚硬的铁矿石熔化成了铁水。
高炉顶端不时飞出灿烂的火花,像乱箭一样漫天飞舞,此起彼伏,绚丽缤纷,比现在燃放的烟花有过之而无不及,好看极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熔化了的铁石,流出的铁水,1000摄氏度,从炉门中一涌而出,炙烤脸颊,刺人眼睛,人们热得不禁往后躲闪。木炭的火竟能将铁矿石烧得溶化成铁水,真是奇迹。
1960年秋天,笔者去县城读初中,寒假回家时,路过村西冶炼钢铁的那片地方,土高炉已经不见了,不知什么时候被夷为平地,路边到处是凌乱的大炼钢铁遗弃的废焦炭。再瞅瞅家乡的南山,挖矿石被挖得壑壑牙牙,百孔千疮,植被遭到破坏,柴草不生。飞禽走兽几乎绝迹。大炼钢铁,让钢铁元帅升帐,弄得山光了,河宽了。水土保持遭到严重破坏,至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
1958年疯狂的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岁月,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生今世永远不会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