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做饭的人,心态好
苏轼被贬黄州时,穷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他原本最爱吃羊肉,可是牛羊肉全被达官贵人买走,苏轼只好另想办法。
他发现当地人都不屑吃猪肉,因而猪肉的价格便宜的如同泥土一般。
苏轼索性买了许多猪肉回家,反复烹饪,研究猪肉怎么做才最好吃。
苏轼专门做了一篇《猪肉赋》,写道:
2
会做饭的人,人缘好
常听人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得抓住他的胃。”
只因做饭是个“苦差事”,既要忍受高温的熏蒸,又要忍受呛人的油烟。
耗费大把的时间精力,等到好菜端上桌,做菜的人却早已累得没了胃口。
其实,对于会做饭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大家吃得开心。
因而能陪你出去下馆子的人很多,愿意为你洗手作羹汤的人却很少。
一群人在一起聚会,有的人只忙着喝茶说话。
3
会做饭的人,品性好
一个会做饭的人,一定拥有三种美好的品性。
能够耐下心来,把一道菜料理得有滋有味,同样也就能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无论柴米油盐还是鸡毛蒜皮,经过他们的巧手,都变成了美好生活的调味料。
一个家,总是离不开会做饭的人。
季节的更替,饮食的调配,都牵挂在他们心间。
买菜、洗菜、切菜、做菜,把对家人的温柔融入饮食里。
再繁重的劳作,也都甘之如饴。
第三种品质,是对生活充满热情。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连吃饭都懒得应付的人,早已丢掉了生活的热情。
一个人,只有学会做饭,才有独立生活的底气;
一个家,只有开火做饭,才有人间烟火气。
假如你对生活感到疲倦,不如清早去趟菜市场。
看着新鲜的果蔬摆满货架,卖菜的摊贩忙碌穿梭,你会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唯有认真对待一日三餐,才能不负一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