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用刀刃在纸张中开路,犹如用思想在文字中开路,因为阅读就像在密林中前进。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这台机器庞大而巧妙,一次能吊起的人数比那天判处的人还多,因此子爵利用多余的绞索在每两个犯人之间吊上十只猫。僵直的尸体和死猫悬挂了三天,起初谁也不忍心去看。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那是颇为壮观的景象,我们对这桩惨案的认识也起了变化,产生出不同的感受,对于卸下尸体和拆毁大绞刑机的决定感到很是遗憾。 ----《分成两半的子爵》
3、这种年岁的人还不懂得区别善恶是非,一切感情全都处于模糊的冲动状态;这种年岁的人热爱生活。对于每一次新的经验,哪怕是残酷的死亡经验,也急不可耐 ----《分成两半的子爵》
4、就是现在也是这样,每一次(经常)我不明白某些事情时,我便本能地生出一种希望,但愿它又能重新来一次,让我再次什么也不明白、让我再次拥有在一瞬间找到又失去的那种不同的智慧。 ----《在你说“喂”之前》
5、引用普鲁斯特: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把时间、年代和事物都按它们的顺序排成圈,围绕置放在自己身边。他醒来的时候会本能地去查阅它们,迅速找到他身在何处,并看看他醒前读过的那段时间;然而,那一圈一圈的时间、年代和事物,有可能混淆呀,它们的顺序有可能断裂呀。 ----《美国讲稿》
6、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分成两半的子爵》
7、“我应当把这位马夫也看成同我一样的人吗?古尔杜鲁连他自己是否存在都不明白。”“他也能学会的,我们过去也不懂得应当怎样生活在世界上,也是边生活边学会。” ----《卡尔维诺文集》
8、今天我看见一只手从监狱的窗户里伸出来,伸向大海。我习惯地沿着港口的防波堤散步,一直走到古堡的后面。这个古堡外面有一圈斜墙,斜墙窗户外面加了两层或三层铁栏杆,仿佛被完全堵死了。虽然我知道里面关着犯人,却一直把这个古堡看做是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是矿物世界的一部分。因此那只手的出现使我大惊失色,仿佛岩石上长出了一只手。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9、每一个故事都是从遗忘深处脱颖而出的。 ----《美国讲稿》
10、事实上我的任务是经过这里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可我在这里逗留一分钟都会下去痕迹:我若不讲话会留下痕迹;我若讲话,我的每一句话都会留下来,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引用。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1、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 ----《看不见的城市》
12、只有与世界协调一致的人,才能得到这些天赋。因此,他们不仅能够和各种人建立和睦的关系,而且能够与各种事物、各个地方、各种环境、各种机遇,同宇宙中的星移斗转、分子中的原子组合,都能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众多事件加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宇宙,它绝不会使这些命运的宠儿鸿运逆转,因为他们善于在各种组织、排列与后果之间的缝隙中经营,甚至能够避开陨石雨的伤害,同时却享受那一闪即逝的光辉。谁是宇宙之友,宇宙就与他为友。 ----《帕洛马尔》
13、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来是完整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卡尔维诺文集》
14、如何评价他没有讲出自己的想法,这倒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在普遍沉默的时代,随波逐流、缄口不语,当然是有罪的;但现在是大家讲话过多的时代,讲话正确并不重要(因为你的话反正会消失在众人话语的海洋之中),重要的是讲话时要讲清前因后果,使你讲的事情身价百倍。既然一席话的连贯性和因果关系决定着其中每句话的价值,那么人们当今能够做出的惟一选择就是要么口若悬河讲个不停,要么缄默不语绝不开口。如果选择口若悬河,帕洛马尔先生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并非按直线展开,而是曲折反复或呈波浪式展开,时而自我否定,时而自我修正,根本谈不上正确性;如果选择缄默不语,应该说掌握沉默的艺术比掌握讲话的艺术要困难得多。 ----《帕洛马尔》
15、世界上任何统一体的分解过程都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它的后果却被大量的也许是无穷无尽的新的对称、组合与配对所掩盖而迟迟不能被人发现。 ----《帕洛马尔》
16、基于某种内心的执着追求的事业,应当默默进行不引人注目。一个人如果稍微加以宣扬或夸耀,就会显得很愚蠢,毫无头脑甚至卑鄙。 ----《卡尔维诺文集》
17、“今天谁也不像靠警察维持统治的国家那样重视文学的作用,”阿尔卡迪安·波尔菲里奇说道,“花在控制和压抑文学方面的巨额资金最能表明这些国家真正重视文学。文学在这些国家里具有巨大的权威;是那些把文学视为无害的消遣并任其自流的国家所无法想像的。当然,压制也要让人喘息,也有闭上一只眼睛的时候,时紧时松,鬼神莫测。如果不这样,如果没有什么可压制的了,那么这种压抑的机器便会生锈、陈旧。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8、在潘杜里亚这个很有名的国家,有一天一种怀疑情绪渗透进了高级军官的头脑里:那就是书籍中包含着对军队威信不利的观点。实际上,询问和调研所得到的结果是:认为军官们也可以犯错误和闯祸、战争不总是相当于完成光荣使命的光辉骑兵冲锋的这种观点,传播广泛,存在于一大批现代的和古代的、潘杜里亚的以及外国的书籍中。 ----《在你说“喂”之前》
19、但品德高尚在什么地方?在它们准确地服从于它们自己的本性。那么,先认识你自己吧。接受你现在的样子。连同你的缺陷。与你自己的尺寸成比例。 ----《为什么读经典》
20、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从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是完整的人。那里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以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你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贵。 ----《分成两半的子爵》
21、由于没有从自己的业绩中获得光耀而产生的沮丧,那种突然的离别带来的伤心绝望,一齐堵在胸口,化作一阵放声痛哭释放出来,他狂呼、尖叫,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起来。 ----《我们的祖先》
22、帕梅拉,这就是做半个人的好处:理解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的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于自身不完全而形成的缺陷。我过去是完整的,那时我还不明白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之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完整的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帕梅拉,不仅我一个人是被撕裂的和残缺不全的,你也是,大家都是。我现在怀有我从前完整时不曾体验过的仁爱之心:对世界上的一切残缺不全和不足都抱以同情。帕梅拉,如果你同我在一起,你将会忍受众人的缺点,并且学会在疗救众人的伤病的同时医治自己。 ----《卡尔维诺文集》
23、“做书的人与看书的人之间有一条界线。我愿意做个看书的人,因此时时注意站在界线的这边。否则就会失掉读书时不掺杂私心的那种愉快感,变成另一种人,我可不愿做另一种人。这条界线并不十分严格,正在趋向消失,因为造书的人现在越来越多,有与看书的人合二为一的倾向。当然,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应该承认,用这些书来制造另一些书的人却比仅仅爱好看书的人增加得快。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4、"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可汗要问他的话也可以换成:"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马可的回答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看不见的城市》
25、开始时,姑娘们都是一样的,是陌生人,你通过一种既定的方式来和她们交流。你必须和这个姑娘度过一点儿时间并做许多事情,才能明白来龙去脉;于是便开始了大发现的环节,爱情真正的,也许还是唯一振奋人心的环节。然后又过去了一些时间,和这个姑娘又做了许多事情,你这才发现,其他的姑娘也是如此这般,我也是如此这般,我们大家都是如此这般,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好像被几千面镜子重复似的。再见,姑娘。 ----《在你说“喂”之前》
26、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角度的转换而改变),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们用动词“读”或动词“重读”也就不真的那么重要。 ----《为什么读经典》
27、他在心里想道:“困难在于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条无法填平的鸿沟。在我们这辈人与他们那辈人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破坏了生活的连续性,使我们之间失去了共同的参照物。”
继而他又想道:“不对,困难在于我要谴责他们,批评他们,鼓励他们或者劝诫他们时,我总是想,年轻时我若受到这种谴责、批评、鼓励或劝诫,我也不愿意听。时代变了,人的行为、语言、习俗都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可我年轻时的思想与现在的年轻人的思想差别并不大,因此,我无权对他们讲话。” ----《帕洛马尔》
28、可是船队已经消失在海平线以下。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与磷火的世界上了——责任与磷火,分别代表着什么?我个人的理解,责任就是我们作为社会人不可推脱面对的种种,家庭,事业,道德等等。而磷火就是每个人心中真正的自我,渴望自由、燃烧、释放,甚至毁灭。而我们就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分成两半的子爵》
29、我经历的一切往事都证明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统一的、一致的生命,就像一张毛毡,毛都压在一起了,不能分离。因此,我如果要讲讲某一天中的某一件具体的事,比如一个僧伽罗人提着一桶刚出生的小鳄鱼要卖给我,我相信就是在这件毫无意义的小事之中也蕴涵着我过去的生活,蕴涵着我的过去,蕴涵着我徒然希望忘却的一切往事。过去的一切生活最后都要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生活,连接成我现在在这里的生活。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30、简而言之,在我们这里也存在法国革命的一切起因。只是我们不在法国,革命没有发生。我们生活在一个事事有因而无果的国家里。 ----《我们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