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人真的面对‘死’的时候,才会明白原来自己一无所有。任何事物在这个概念面前立刻灰飞烟灭。人所有的语言,智慧,与这个现实概念的狰狞可怖相比不过是些木偶戏。即便是那么美妙的感情,在这个东西的威力下也是一触即溃。 但是当人敢于直接去面对‘死’的时候,它会如洪水一样把思想和感情中所有微小繁杂的颗粒冲走,只剩下最单纯本质的东西。于是人就可以变强。 这是如死一般的强。 ----知秋《历史的尘埃》
●敢于和主角抢小弟和妹子炮灰才是真正的勇士,他们勇于直视领便当的惨淡人生! ----颓《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敢于直面生存的空虚,敢于正视死亡的黑洞。 ----张方宇《张方宇的腾讯微博》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是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也许无法承认,他对她的爱最隐秘而晦涩的部分,其实是渴望成为像她这样的人。敢于直面甚至撕剥自己的生命,让它破碎,露出真相。敢于倾尽自己的感情,哪怕被它践踏。这是他内心需求的一部分。但是被滚动不止的安全和急躁的生活陷落。做不到,其他部分也不过是背道而驰。无法给予世界以意志,因为在接受这世界所有规则。没有信仰,不管是对爱,还是对真实。试图抓住一切愉悦,却拒绝负荷创痛。不相信感情所代表的光,始终警惕和躲避黑暗。 ----安妮宝贝《春宴》
●我也曾经有过那种情绪,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在你的养成期,的确有必要不让你与银河直接接触。因此你必须留在此地,接受一切经过过滤的知识,将心灵训练得务必敏锐。我们可以早些将这一一计划中的局部失败透露给你,让你不至于直到今天才受到震撼。可是那样你将无法了解真正的严重性,而现在你却能够体会。 ----艾萨克·阿西莫夫《第二基地》
●我因此想起了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岁,因为一些小事踌躇满志,连走路的步伐都快了起来,仿佛急于直面人生;但是当鞋里掺进了一颗硌脚的石子儿,便又会呼天抢地,倒戈弃甲,觉得世不容我。但是终于——在其后的其后——我渐渐承认,活着的价值,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善良的内核。这样的种子,才能在人间深处生根发芽,把一段富有情致的人生传奇流传下去。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围绕着欲望而展开的思考是精神上的上吊状态,虽然不至于直接被勒死,但那种精神的窒息感绝对是存在的。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2,作家出版社》
●忙碌制造出烟雾,我们占有和拥有的东西制造出我们与死亡之间的屏障,不管是烟雾还是屏障都能够使我们免于直接面对空虚和死亡。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人生不过是一张单程车票,所有走过的、经历过的都会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所有欢欣的、悲伤的,都是生活呈现出来的真相。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也不要抱怨命运的坎坷,真正勇敢的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只有敢于接受真相,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才有精力去改变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命运。
●人生不要畏畏缩缩,要敢于直面面对,哪怕体无完肤,因为那是青春年少的战利品。
●真的勇士,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正的猛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猛男的另一个特征,哭的时候要躲起来。我真嫉妒你们能遇到这么猛的老师! ----罗永浩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扯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颜射。 ----袁柒《douban》
●有一种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的不可言喻的错误,从这错误中产生了跟你们谈话的我本人,也产生了正在听着本人的你们诸位。由于任何人都能理解的原因,一切想解释这一现象的企图都将会失败,因为要给一个事物下定义,并要了解此事物,你就必须处在此事物之外,Ergo, 马德拉斯和海德堡都要制造各种假设,并以此来互相安慰。有些假设基于思考,另一些则基于直觉,尽管思考和直觉之间的区别很不清楚。 ----胡利奥·科塔萨尔《跳房子》
●苏格拉底的思辨方法
(1)取一种为世所认的常识论断
(2)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尽管说这话的人充满自信。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
(3)如果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
(4)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
(5)如果随后又找到了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来说的例外,那么整个过程再重复一遍。真理——就迄今为止人类可以企及的而言——寓于一项看来驳不倒的论断。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
(6)不论阿里斯托芬如何加以歪曲,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我也很少与自己来往
俞心樵
看到老照片
爱情,已经不显得那么可怕
胆子越来越大
兵分两路,从天堂到地狱
又回到人间
也已经敢于直面友情
尽管面对自己时
仍然四顾茫然
认识那么多人
还谈不上认识自己
照镜子时,总感觉
这个人好像在哪儿见过
回到酒仙桥这个老地方
与许多老朋友都不来往了
甚至于,为了图个清净
我也很少与自己来往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要是惧
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你就会什
么都不能忍受的!你们要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帮助你
们应付在冒险中所遇到的困境!你们不是要体面的去死,而是勇敢的去
战斗!作为一个勇士,最值得依靠的永远是你的剑和盾! ----傻馒《我叫MT》
●总是想着,想着有一天,我可以成为那佼佼者中的一员;总是想着,我不在成为别人口中的多愁善感者;总是想着,我会有幸福的可能,会成为别人的骄傲,总是想着,将来的某一天回想自己的过去时,原来是那么的不堪一提。
想着,想着。梦想就那么的越来越远。我们不是唯心主义者,不是说想着就会有一天会来到。那么,既然那么容易,还要成就干什么,还要未来干什么。我们本可以呆在家里,坐享其成。但是,不是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不是每一份努力都会有结果,不是每一个问号后边都会跟着一个感叹号!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但是,在骨感的现实面前能抬起头的,才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只要你有敢于直面困境的决心和接受困境挑战的勇气,
即
使眼看着就要山穷水尽,仍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也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人生有各种状态存在,有些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它依然强加于人。无论成功失败,快乐痛苦,牛逼傻逼,有些事情摆脱不了必然存在。因此,一个理智冷静的泛神论者应该深刻意识到各种状态的存在都是必然境界,于是敢于直面,并且能够包容。 ----庄雅婷《那些有伤的年轻人》
●所谓感情,既为感,也就大多数属于直觉范围内的东西。我们遇到谁,和谁相爱,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持久型的冲动,而不是完全基于理性的去分析利益得失。如果真是后者,可能你是在谋策一个生活计划,而不是去享受一段情感。得快乐时且快乐。关于以后,既然未知,我们就去拥有现在能拥有的愉悦吧。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凄惨的分数,敢于正视严厉的批评。
●早安!
真正的成熟不是总能心平气和,也不是看淡放下,更不是逃避现实去寻找快乐。而是敢于直面真实,勇于担当。 ----范剑平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我因此想起了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岁,因为一些小事踌躇满志,连走路的步伐都快了起来,仿佛急于直面人生;但是当鞋里掺进了一颗硌脚的石子儿,便又会呼天抢地,倒戈弃甲,觉得世不容我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无论是游戏和干活都行。如果不让他们这样,他们就会陷入可怕的无聊。青年人也复如是。随年龄增长,无聊日趋减少。我们一生“最好时光”即是在老态龙钟之日到来之时,因为,老人虽然情感的折磨平息了,但人生之重负却远较青年为甚。
青年人长于直观式的感受,老年人擅长思索追忆。因此,青春是诗歌丰收的季节,而老年则更适宜收获哲学。同样,在实际领域,我们青年人是由直观感受到的和体察到的东西所决定;而在老年,是由思维中的东西所决定。
人生的前40年适于著书立说,而后30年宜写些评论。
奇怪的是,只有到生命的尾声,我们才真正听到和领悟到我们自身和目标,尤其是同世界的关系。 ----《叔本华:论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段》
●若我有孩子,一定先送波士顿,若他被淘汰再考虑别处不迟,若是令他错过波士顿,那么等于直接夺去了他享受智力生活的机会——那里有夸张的四季,严酷的学术竞争,严肃的表情,书店里的书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看懂,有人说,夜晚漫步街头,会看到波士顿的家中有世界上最多的书架。 ----石康
●闻到某段光阴里特有的气息;几行写在笔记本上模糊的情绪;
爸爸的一句带着鼻音的口头禅;还有我第一次敢于直视你的眼睛;
你说我们是彼此失散的拼图,相聚的欣喜若狂。
这些细微的情怀是描写不出那种美好的,只是细想下来,触动的心都在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