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在世界中能“取”多少,就看你在你的性灵中能提出多少“与”它,物与我之中有一种生命的交流,深人所见于物者深,浅人所见于物者浅。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3、美术作品借现实实界的帮助愈少,所创造的理想也因而愈大。图画世界虽极小而创造的理想世界则极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4、从美学观点看,“自然美”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但是通常说“自然美”时所用的“美”字却另有一种意义,和说“艺术美”时所用的“美”字不应该混为一事,这个分别非常重要,我们须把它剖析清楚。 ----《厚积落叶听雨声》
5、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世界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消,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
艺术和宗教都 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谈美》
6、“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的心理,对于自己全不肯负责任。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万一它生来就美满,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价值。人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浊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谈修养》
8、在你们的天真烂漫的头脑里,它的危险性也许还没有得到深切的了解,你们或许以为自己决不会走上这条路。但是我相信:如果你们没有彻底的觉悟,不拿出强毅的意志力,不下艰苦卓绝的工夫,不作脚踏实地的准备,你们是不成问题地仍走上这条路。数十年之后,你们的生命和理想都毁灭了,社会腐败依然如故,又换了一批像你们一样的青年来,仍是改革不了社会。朋友们,我是过来人,这条路的可怕我并没有夸张,那是绝对不能再走的啊! ----《温和的修养》
9、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做得好诗文的人都不能说是模仿字典。说自然本来就美者也犹如说字典中原来就有《陶渊明集》和《红楼梦》一类作品在内。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谈美》
10、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现在一般青年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谈美》
11、我看最卑微的野花都有意义,但在眼泪无法企及的地方深藏 ----《厚积落叶听雨声》
12、本来事物自身无所谓“意蕴”。意蕴都是人看出来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艺术心理学》
13、艺术的使命在表现人生与自然,愈客观,则愈逼真。把作者自己的主义加人以渲染一切,总不免流于浅狭 ----《大美人生》
14、同是强旺的生活力,用在运动可以健身,用在艺术可以怡情养性,用在吃喝嫖赌就可以劳民伤财,为非作歹。……所以消遣看来虽似末节,却与民族性格国家风纪都有密切关系。一个民族兴盛时有一种消遣方式,颓废时又有另一种消遣方式。古希腊罗马在强盛时,人民都喜欢运动、看戏、参加集会,到颓废时,才有些骄奢淫逸的玩意儿如玩娈童看人兽斗之类。……近来“民族形式”的消遣似已只有打麻将、坐茶馆、吃馆子、逛窑子几种。对于这些玩意儿不感兴趣的人们除着做苦工之外,就只有索然枯坐,不能在生活中领略到一点乐趣。……从消遣一点看,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生命力的降低。 ----《谈修养》
15、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6、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谈美》
17、这种人生态度就是儒家所谓“赞天地之化育”,郭象所谓“随变任化”,翻成近代语就是“顺从自然”。我不愿辩护这种态度是否为颓废的或消极的,懂得的人自然会懂得,无庸以口舌争。近代人说要“征服自然”,道理也很正大。但是怎样征服?还不是要顺从自然的本性?严格地说,世间没有一件不自然的事,也没一件事能不自然。因为这个道理,全体宇宙才是一个整一融贯的有机体,大化运行才是一部和谐的交响曲,而cosmos不是chaos。人的最聪明的办法是与自然合拍,如草木在和风丽日中开着花叶,在严霜中枯谢,如流水行云自在运行无碍,如“鱼相忘于江湖”。人的厄运在当着自然的大交响曲“唱翻腔”,来破坏它的和谐。执我执法,贪生想死,都是“唱翻腔”。 ----《厚积落叶听雨声》
18、本能冲动和欲望是无穷的,而实际上有机会实现的却寥寥有数。本能和冲动,常于文明社会的种种约束道德、宗教、法律、习俗之类不相容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9、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谈美》
20、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 “ 和自然逼真 ” ( true to nature ) 。这句话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不说谎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 ----《大美人生》
21、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2、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厚积落叶听雨声》
23、世间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可知为恶易而为善难。但世间终有人为履行道德而不惜牺牲一切之人,后方可知善可贵。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4、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新的生命的话。 ----《天资与修养》
25、不辜负世界的恢弘和人生的丰富,不勉强一切人都走一条路。
26、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个地位去做。 ----《温和的修养》
27、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谈美》
28、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就不能有道德的活动,因为有父子才有慈孝可言,有朋友才有信义可言。但是这个想象的孤零零的人还可以有艺术的活动,他还可以欣赏他所居的世界,他还可以创造作品。善有所赖而美无所赖,善的价值是“外在的”,美的价值是“内在的”。 ----《谈美》
29、在内心先酝酿一个尽善尽美的女子,然后把她放射到你爱的人身上,所以你爱的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驱壳。 ----《厚积落叶听雨声》
30、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