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民族性的优点很多,只是不善处群……一遇到公众事业,我们便处处暴露自私、孤僻散漫和推诿责任。这是我们的致命伤,要民族复兴,政治家和教育家应锐意改革的就在此点。因为民治就是群治,以不善处群的民族採取民治,必定是有躯壳而无生命,是不会成功的。 ----《温和的修养》
2、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谈读书》
3、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 ----《谈美》
4、理智不是万能的,行为是理智的产品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谈美》
8、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谈美》
10、人类思想和语文都逐渐由简朴而繁富,随感录一类文章的特色在简朴而隽永,所以古代人在这方面特别擅长,近代人要写一部书的,古代人只要寥寥数语就可以了事。 ----《天资与修养》
12、文艺和梦一样,都是欲望带着假面具逃开意识检查。 ----《谈美》
13、“自然美”中“自然”与“美”是相互矛盾的,自然不代表美,美不代表自然,因为一个东西总要经过一番精心雕琢后才能展现它独特的美,然而经过雕琢后的它又失去了它的自然,所以“美”与“自然”不可兼得。 ----《厚积落叶听雨声》
14、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厚积落叶听雨声》
15、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7、我们都惊叹他(莎士比亚)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 ----《天资与修养》
18、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知(know),我们更要感(feel)。 ----《躲不过的尘障》
20、消遣就是娱乐,无可消遣当然就是苦闷。世间喜欢消遣的人,无论他们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强旺生命力。
21、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谈美》
22、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为什么天天做明知其无聊的工作,说明知其无聊的话,和明知其无聊的朋友假意周旋?
23、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谈美》
25、这种推已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 ----《谈美》
26、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坛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谈美》
28、朱光潜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他有说过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00周年》
29、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30、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