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蒋方舟
3、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权利和钱仍是仅有的被认可的追逐目标。身为屌丝,向往的仍然是逆袭的故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4、创作有两种:一种是赤子之心,掏心掏肺,恨不得拿着尖刀把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剜出来给你看;另一种是每次只截取一点儿,有效、准确,加了很多其他的料,好吃、好看。你是第一种——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但是要成为第二种,才能成气候。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5、爱情没那么美好,它并不能成为逃避平庸生活的避难所,它是平庸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没那么美好,可也没那么糟糕。只要不以成败论爱情,就会发现相互扶持走了一段,承认“爱过”就已经是幸运。爱情没那么美好,故事的结局早就写在开头。
6、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7、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8、失恋的人或许不该那么痛不欲生,情人忽作陌路人或许是可悲的,但至少干净利索,因为猝然,所以悲壮。最可悲的是,在长期的稳定和温情之中,爱情一点点死去。两人都看到爱情在溺水,在呼救,在挣扎,看它沉入湖底却无力施救。 ----《爱情没那么美好》
9、网络提供了一个脆弱的高台,更彻底地抽身于现实生活,它提供了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教会我们更批判地看待我们成长起来的世界和社会习俗。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0、我自己倒觉得我从小到大并无坎坷,不觉得有什么愤怒非呐喊不可,有什么委屈非呻吟不可,但是大家都指着自己的伤口雪雪呼痛,我不和一嗓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1、这个社会已无旁观者,已无局外人,悠闲静坐的人要么被消灭,要么站起来做出起跑的姿态。这个社会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更严格的游戏规则,不再允许有人弃权,有人拒不起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2、他比她大十八岁,刚好大出一个青春来,却在姜夕身上享受不到年龄差距给感官带来的新奇和刺激,简直是上当受骗。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13、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在黑夜里健步如飞》
14、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莫高窟的挣扎》
15、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6、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7、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为不必搏斗,他们不仅荒废了武功,锈了兵器,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都变得迟钝。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8、对不起,生为女人,所以身如牲口;对不起,身为女人,所以命若飘萍。
19、他说:这几年,我觉得世界上要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可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能改变的只是一件小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0、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的内心。 ----《黑暗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21、一生从来没有那么残忍过,过了痛苦的纠结期,心多了一层角质层,像石头那样冷硬,竟然也有中角色扮演的快乐。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2、你选择了用什么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3、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4、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依然为你有泪可流 ----《我亦飘零久》
25、我不觉得文学在这个时代是出淤泥而不染,是居高临下的 ----《人大创造性写作研究生入学仪式演讲稿》
26、纳博科夫笔下契诃夫式的知识分子是这样一类人:他集高贵情操和软弱无能于一身,这种情操到达人类所能及的最深层次,而同时他又无力将其理想和原则付诸行动,简直无能到了近乎荒谬的地步。他投身于道德的美善、人民的幸福、宇宙的安宁,但个人生活上却做不出任何有用的事情。他在模糊的乌托邦梦想中耗费着自己乡村的生命。他明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但同时又越来越陷入平凡的泥淖。 ----《东京一年》
27、后来发现这条路原来短的惊人,走着走着就发现视线里出现了终点处的鲜花和点心,想象里的荆棘和暴风雪都没有出现。未免觉得无趣,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8、所有的压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对庞大的审核关卡,人没有个人价值,只有整体价值。她的价值混在没有意识的人群中,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纯粹分数,取决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驯服温顺的成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9、大时代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电影里的革命中永远一呼百应,可在现实中,也不过是百人而已。除去那些弄潮儿,大部分人只是时代的承受者,敌人来了,便谨慎苟且度日,敌人走了,继续谨慎苟且度日。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30、生为女人。女人有着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顽强生命力,无论多少歧视和虐待加诸于身,仍要反抗。生为女人,等待、孕育、再等待,再孕育,终有一天,命运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