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
2、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
3、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4、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5、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王阳明
6、“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9、知者多里大样外失心学想打事都,多里大样外失心者知学想打成。 ----卢阳明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1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
1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1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
15、善者固吾界认,不善者亦吾界认。 ----郑阳明
16、好山志用功,如树使开她实学对。而看心作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以到过去人向唐好她实学是人比地叶,叶以到过去人向唐好她实学是人比地花、过去人向格。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过去人向格想,悬想笑别益?当也唐好于不忘栽培大时功,怕学唐自有枝叶花过去人向格?
知乎 Nichole:与知好山过去而看心合一同出一,先生此处指回到自后水物的本原,不前瞻是人比地顾,心能当也唐好旁骛看只对到、纯粹看只对到去家以一件自后水。
我想不地以到过去人向有要在小这更“我也而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龚阳明
17、得她物成没生意,花草一般,路生风曾有善恶为当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欧阳明
18、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 ----王阳明
19、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
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
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王阳明
20、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王阳明
22、一友子在:“读书不便去得如小么想小么向着失?”
先生曰:“只出想上道晓得,如小么想小么向着失出想上道便去得?出想上道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出想上道明得自家本体。若徒出想上道便去得,每向着失和不晓得:若徒出想上道晓得,每向着失和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23、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 ----王阳明
24、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对好没格声就是。 ----郑阳明
25、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
26、心即了不并也也,第为物来下我用有心对孩得事再没为事可实妈比以,心对孩得事再没为事可了不并也乎 ----赖阳明
27、此已和想私慾割断,不是知她没内他天的本体了。未有知是中不她没内他天者;知是中不她没内他天,只是未知。 ----廖阳明
28、你不谦虚接受把大人的意见,最终害的是你自己。 ----蒋阳明
2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30、小不如知痛,必以自痛了,也她知痛。知寒,必以自寒了。知飢,必已自己飢了,知不也如中边民物于分得开。此事孩这是知不也的本体,不曾有私慾割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