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歉然未足 ----《我们仨》
2、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我们仨》
3、彦成摇摇头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洗澡”没用——百糟蹋了水。”“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可以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点。现在咱们是在运动的压力下,群众帮助咱们认识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没法抵赖了,只好承认。所谓自觉自愿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是自觉自愿吗?” ----《洗澡》
4、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 ----《干校六记》
5、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我们仨》
6、假如一个人还不识人性就和人结交,他干的事就是不漂亮的,假如他知道了人的性情,再和人打交道,他就会觉得好人和坏人都很少,在好坏之间的人很多,因为这是实在的情况。 ----《裴多 柏拉图对话录之一》
7、再过几天
是默存虚岁六十生辰,我们商量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
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 ----《干校六记》
8、我们搬家那天,乱哄哄的,谁也没看见小趋,大概它找到伴儿游玩去了。我们搬到明港后,有人到“中心点”去料理些未了的事,回来转述那边人的话:“你们的小狗不肯吃食,来回来回的跑,又跑又叫,满处寻找。”小趋找我吗?找默存吗?找我们连里所有关心它的人吗?我们有些人懊悔没学别连的样,干脆违反纪律,带了狗到明港。可是带到明港的狗,终究都赶走了。 默存和我想起小趋,常说:“小趋不知怎样了?” 默存说:“也许已经给人吃掉,早变成一堆大粪了。” 我说:“给人吃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干校六记》
9、照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相貌。如果这人的脸是歪的,天天照镜子,看惯了,就不觉得歪了。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潇洒的“帅哥”,照不见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为我们镜子里的“镜中人”,总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况人的品性呢!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妥协”。 孔子常常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走到人生边上》
10、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窗帘》
11、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原来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仨》
12、“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13、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仨》
14、生与死 和谁我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15、不官不商,有书香
16、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们仨》
17、我父亲有个偏见,认为女孩子身体娇弱,不宜用功。据说和他同在美国留学的女学生个个短寿,都是用功过渡,伤了身体。他常对我说,他班上某某每门功课一百分,"他是个低能!"反正我很少一百分,不怕父亲嘲笑。我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我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我某字什么声。我考对了他高兴而笑,考倒了他也高兴而笑。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父亲为我买的书多半是诗词小说,都是我喜爱的。 ----《将饮茶》
18、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都属于精神。快乐是把忍受变为享受。
19、我们夫妇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 ----《杂忆与杂写》
20、我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庄子所谓“陆沉”。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古往今来,自由人避开“蛇阱”而“藏身”或“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中,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将饮茶》
21、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 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走到人生边上》
22、默存一口咬定自己是钱钟书。黄大夫说:“我认识钱钟书的爱人。”默存经得起考验,报出了他爱人的名字。 ----《干校六记》
23、假如我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父亲常常也只说一句话:"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意思是:得你自己去争取。也许这又是一项劳动教育,可是我觉得更像鼓吹个人奋斗。我私下的反应是: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 ----《将饮茶》
25、假如法国小说家勒萨日笔下的瘸腿魔鬼请我夜游,揭起一个个屋顶让我观看屋里的情景,我一定辞谢不去。获得人间智慧必须身经目击吗?身经目击必定获得智慧吗?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的吗?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皇帝的新衣好。 ----《将饮茶》
26、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我们仨》
27、钟书小时候最喜欢玩“石屋里的和尚”。我听他讲的津津有味,以为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原来只是一人盘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就是“石屋里的和尚”。我不懂那有什么好玩。他说好玩得很;晚上伯父伯母叫他早睡,他不肯,就玩“石屋里的和尚”,玩得很乐。所谓“玩”,不过是一个人盘坐着自言自语。小孩子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想象。我问他是否编造故事自娱,他却记不得了。这大概也算是“痴气”吧。 ----《将饮茶》
28、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听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的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伏。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的约束着。 ----《风》
29、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 ----《窗帘》
30、《一百岁感言》 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一百岁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