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 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杂忆与杂写》
2、一位大妈见了我们说:"真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毛主席,你们会到我们这种地方来吗!"我仔细看看她的脸。她是不是在打官腔呀? ----《杂忆与杂写》
3、“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4、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
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 ----《干校六记》
5、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干校六记》
6、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我们仨》
7、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
8、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干校六记》(哲理名言 www.wenzhangba.com)
9、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
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干校六记》
10、车过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过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 ----《杂忆与杂写》
11、“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洗澡》
12、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我们仨》
13、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 ----《杂忆与杂写》
14、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仨》
15、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