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 ----《说苑》
2、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 ----《说苑》
3、齐孤逐女: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何为不可也?今则未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柰何?”逐女对曰:“昔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蜋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暴下。物之所徵,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敬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列女传》
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5、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说苑》
6、成大功者不小苛。 ----《说苑》
7、陶婴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取焉,乃自修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列女传》
8、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 ----《列女传》
9、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 ----《战国策》
10、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说苑》
11、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说苑》
12、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
13、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说苑》
14、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翻译:心是狐疑的,便招拨弄是非的话。意是不决断的,便开了许多冤枉的门。 ----《条灾异封事》
15、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 ----《列女传》
16、金刚则折,革刚则裂。 ----《说苑》
17、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战国策序》
18、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 ----《说苑》
19、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20、北风其喈,雨雪霏霏,惠而好我,携手同。 ----《列女传》
21、君子择人与交,农夫择田而耕;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半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平时必得禄矣。
22、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
23、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亻乔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登昆仑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远游》
24、齐威虞姬:玉石坠泥不为污,柳下覆寒,女不为乱。积之于素雅,故不见疑也。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妾不避,此罪一也。既陷难中,有司受赂,听用邪人,卒见覆冒,不能自明。妾闻寡妇哭城,城为之崩。亡士叹市,市为之罢。诚信发内,感动城市。妾之冤明于白日,虽独号于九层之内,而众人莫为豪厘,此妾之罪二也。既有污名,而加此二罪,义固不可以生。所以生者,为莫白妾之污名也。且自古有之,伯奇放野,申生被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妾既当死,不复重陈,然愿戒大王,群臣为邪,破胡最甚。王不执政,国殆危矣。 ----《列女传》
25、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战国策》
26、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说苑》
27、行百里者半九十,末路之难也。 ----《西汉战国策*秦策五》
28、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29、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