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不同于动物的欲望,更确切地说,人的欲望虽以动物性的欲望为必要条件,但人的欲望本质上和实际上必须超越它的动物欲望。 ----拉康
●我不知道我想去哪里又要去哪里 或者更确切的说 我不想活着
●其实我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悲伤,但我总能感受到别人的情感,渐渐的自己也有了那种感觉。品味各种滋味的悲伤,但情感不只有悲伤,同时自己也懂得了一些珍贵的情感。但这些情感总是千遍一律,我讨厌注定的生活,注定的命运。原来思想真的可以现实,很可笑,不是么?这样确切的情感,一生只有一次。可世界仍旧没有人来帮助你,你也习惯了自己应对一切。可就是想要拥有一个伙伴,去倾诉那颗从不被理解的心。世界很大呢!自己很可笑呢!这就是生活么?格格不入其实也蛮好的,特立独行有时也不是坏事呢,因为我们并不孤单阿,在没有意义的世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
他们是孩子
同时也是死神的化身
是那么无助
●走到大路尽头,沈晚栀探身望了望左边幽深的夹道,犹豫要不要进去。里面没有路灯,黑黢黢、阴森森的,令人不自觉地汗毛竖起。可是她又想,万一自己没有进去,却和江川错过了岂不是很遗憾。狠了狠心,她打开手机照着亮,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夹道深处走去。潮湿的气味弥漫周身,两旁高墙给人重重的压迫感,头顶被分割的一小块夜空中星光闪闪。为了壮胆,沈晚栀小声地叫起了江川的名字。可回应她的只有细弱的回声。沈晚栀也觉得奇怪,自己怎么会如此担心江川的安危,即使她不想承认,那个雨夜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些变化。更确切地说,是对待江川时,态度和心理上的变化。走了很久,却还没走到尽头,回头望了望路灯染黄的夹道入口,已经离自己很远了,再往前走,倘若遇到危险,她都不能及时跑出去。咬了咬嘴唇 ----简蔓《女生宿舍I 南栀向暖》
●人们你争我夺,勾心斗角,正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交流、转换和联结形式。【更确切而言,仇恨和争斗正是人们之间错乱的交流、转换和联结形式。相对是相爱,包括喜欢、吸引和亲近;相错是相恨,包括厌恶、排斥和疏远。因此,相爱或相恨的程度,也即相对或相错的程度。绝对产生完全的爱,而绝错导致无尽的恨。存在和内心(意识、感觉、感情)之间,当有一种对应关系。】这个世界很复杂。生活不在于可能不可能,而在于尽性没尽性。(九一、一、三十一)
●爱情真的一定要这样吗?
爱,等于依赖加欣赏,少不了理解和包容。这样的大道理,人们早已烂记于心。
可是,到底该怎样依赖,如何欣赏,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理解和包容,又有多少女孩在维持爱情的同时依然不懂这些,放弃了这些。
“舍我”与“忘我”的两种精神,我们更推崇哪一种?爱情和婚姻到底孰轻孰重?离开和坚持该如何抉择?这些问题似乎永远没有确切的答案。 ----华东妮《爱情359°:爱到此处刚刚好》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于我来说,对于我来说最幸运的事就是认识了你,你给了我一个遮风避雨的家,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人生如此 ,应该足矣。曾经为了工作多远的地方都走过,可都比不过这一次出行的遥远, 漫长。我一直自诩是伟大的地质工作者,是顶天立地的丈夫,教子有方的导师, 走了这一遭,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父亲。我回不到孩子们的童年里 去,也帮扶不了他们如今的人生,本想去修正回忆录里,那些模糊的不确切的事 情,但真真假假,我自己也分不清了。我知道孩子们都有一点小小的不诚实,不 过都不重要了。留着善意的谎言,反而让大家觉得快乐。 你这一辈子啊,熬得辛 苦,但你从来没有怨过我一句,你最牵挂的孩子们,我都去看过了,就像你说的 ----《一切都好》
●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那份思念
于是我抓住了唯一确切的那份心愿
如果自己还能够更坚强一些的话
眼前这片天空
我就能够飞越
也能够
抓住眼前的未来了吧。
BY ASSIN
●因为太过耀眼而不禁眯上了眼睛
只要怀抱那份确切的思念
就能在这没有任何一片云朵的天空底下
自由的飞翔了吧。
BY ASSIN
●我们若是近距离去看--更确切地说是近距离去感受--孤独,会发现其中含有几种元素:怀旧、悲哀、寂静、对此时此地之外的“其他东西”的憧憬。 ----詹姆斯·希尔曼《灵魂的密码》
●凡是被诱惑的人,他所看到的东西,从确切意义上说,他并没有看到它,但这东西在最接近的地方触及到了他,捕获到了他并占据他,虽然这确实让他保持着距离。迷惑力同中性的、非个性的在场紧密相关,同不确实的“人们”,同无所不指的无象的“某人”相关。诱惑力是目光所保持的那种同无目光、无外形的深度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本身是中性的和非个性的,同所见到的不在场(因为它使人目眩)之间的关系。 ----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
●只恐夜深(37)每次鸟鸣响起,都在山坳,一片不起眼的核桃林。每次都是步行至此,都在拂晓时分。也许其筑巢于此,也许我是此径常客,也许是相看两不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鸣声伴着步声响起,随着离别消失,如同老友见面招呼,相约成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确切地看到过它的身影,也不能从叫声中判定它的名称,即使谋面,也不一定认出。而这似乎并不重要,只是这份温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成习惯,期待与依赖便成为了注入内心愉悦情怀的一杯春茶,不可或缺。
●美可以说明一种理想,一种完美。或,由于人们把美与女人们(更确切地说,与单个的女人)画上等号,它可能造成一种常见的含糊,这种含糊源自长期以来对女性的贬低。美的声誉受损,很大部分应理解为性别影响的结果。同样地,那种要使美变形的迫切性,说穿了也许就是厌恶女人,因此就得提升美,使美越出“仅仅是”女性、不严肃、似是而非的领域。因为,虽然女人可能因为她们是美的而受到崇拜,但她们却会因为专注于使自己变得美或维持自己的美而被瞧不起。 ----苏珊·桑塔格《同时》
●当你前面谈到,几年后一对夫妇如何开始彼此讨厌,预期对方的反应,厌倦对方的言谈举止。我认为对我正好相反。我认为当我了解了一个人的一切时,我才真正坠入爱河。他头发怎样分,哪天穿哪件衬衫,确切知道在某一场合他会讲哪个故事,当我知道这些时,我才肯定我真正爱上了。 ----《爱在黎明破晓前》
●说你最想去哪
我说是这样 我用谷歌地图
把咱们家的卧室定位一下
知道了确切的纬度和经度
我把北纬换成南纬 把东经换成西经再互补
经纬线就会在地球的另一段交汇
这个交汇点就是阿根廷布兰卡港西南160公里处的一片湖滩
这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去的最远的地方
你站在那个点上 朝东南西北迈出的任何一步
都是回家的一步
●信仰这种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积累的。我所交谈过的很多老人,他们同我说过,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无神论者,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不断加深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的观点也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转变,反而在最后成为了虔诚信徒。我想神明存不存在对他们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世间有很多纷扰,他们对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造成强烈冲击,从身体到心灵会完成一个蜕变。假如人们长时间处于一个状态,如果不能很好转移,那么就会失去自我。而神明的出现则很好解决这一点。确切来说人们把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情寄托在一非实物上面,它能很好的解决所有矛盾。人们不需要神明,但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好让他们在这个缤纷繁杂的世界中有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李
●这个物总是由空所代表,这恰恰是因为它不能为任何别的东西所代表,或者确切地说,是因为它只能为别的某个东西所代表。 ----拉康
●阿提是从一个空荡荡的大厅进入的博物馆,又从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出的博物馆,这就是两种虚无之间得出的生命图像,创造之前的虚无和死亡之后的虚无。生命受制于界限,它把握的只是它的时间,简短,被切成彼此间没有联系的片段,除了人们从头至尾始终拖带在身的那些片段。曾有的不甚确切的回忆,将有的依稀朦胧的期待。从此一到彼一的过渡并不十分明显,那是一种奥秘。有一天,嗜睡成癖的漂亮婴儿消失了,这事并不想警示任何人,代之出现的,是一个爱动又好奇的小孩,一个小精灵。这丝毫不让当母亲的有什么惊讶,她又拖着两只笨重又无用的乳房。 ----布阿莱姆·桑萨尔《2084》
●仁慈的上帝从不会让我失望,或者更确切的说“仁慈的我总是忘记上帝带给我的失望”。
●对象a是象征性切割的剩余,是主体在他者场域的构成的剩余,故而与语言能指有着密切关系,其与能指的悖论关系可简单地表述为:没有能指,对象a就不可能出现,但对象a又是抵制象征化的东西,确切的说,它是对在能指界域中总是呈现为失落的东西的一种象征化。对象a是一种不可为想象和象征所吸纳的剩余,它是属于实在界的不要能的对象,是实在之物。 ----拉康
●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所以幸福它没有确切的标准。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搜索着怎样的幸福,都要尽情感受这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
●世事总是……纵你才智盖世,纵你千计万算,也无法将之捕捉个确切! ----倾泠月《且试天下》
●个人主体的层面而言,对象的缺失是与主体进入象征秩序、进入语言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与父之名的阉割功能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菲勒斯能指的作用,主体在认同父亲位置的同时,必要放弃对母亲的欲望,拉康称这个母亲-对象是在能指动作中被切割的对象,是在语言的意指游戏中脱落对象,是被父法禁止的对象,是主体在象征性认同中被近牺牲的对象,也是主体追求欲望萍踪时的对象剩余,更确切的说,是主体不可能的欲望满足的残留物,之种对象缺失是引起欲望的原因,并把这一引起欲望的对象命名为“对象a” ----拉康
●理论家喜欢抽象的看待权力。领袖们知道的更确切,权利使他们面对现实。教授们可以驰骋于荒诞的艰深的学科领域,而掌握权力的人,都要把眼睛牢牢地盯在结论,影响,效果上,他们要处理具体问题。 ----尼克松《领袖们》
●我们不应该只是计划和考虑将来,或者一味沉湎于对往事的回想。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对于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你的拐弯抹角的沟通方式就是对别人最大的伤害。确切的说,这种方式对任何人都是一种伤害和一种不尊重。因为只有你自已知道你想说话,对方却不知道。你说了等于没有说,根本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如果连沟通都没有办法沟通,真不知你们可以成为什么。
●天天轻蔑地“哼”了一声,说:“我才不相信唯心主义那一套呢,如果一个梦境足够真实,对梦里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确切的存在,毕竟—”
她顿了顿,从桌上的纸盒里抽出一张餐巾纸,不动声色地按死了一只从桌面上爬过的小蟑螂,然后接着说:“毕竟我们只活在当前的这一刻,梦醒和死亡,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
●正是我们已经忘却的东西,才是我们最确切的回忆起某些存在。
●他生着自己的气,直到他弄明白自己的茫然无措其实也很自然。
他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与特丽莎结合或独具,哪个更好呢?
没有比较的几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的第一排练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这就是为什么生活总像一张草图的原因。不,”草图“还不是最确切的词,因为草图是某件事物的轮廓,是衣服图画的基础,而我们所说的生活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是的,我来这里是为了逃避,可究竟要逃避什么?无聊的橄榄球赛和教会活动?死气沉沉的小巷尽头凋敝的低矮住房?读本地报纸、吃盒装甜甜圈的千篇一律的早晨?还是这种平淡无奇、令人感伤的生活本身?答案并不重要,我也永远不会想出确切的回答,因为与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生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前进,而且必定是向前的。 ----斯蒂芬妮·丹勒《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