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格拉斯悄然从通风井中滑出,轻轻地落在地上。她向前迈了一步,却被周围的缕缕灰尘呛得咳嗽起来,汗湿的皮肤上也沾满了灰尘。她在一间储物间里。
待她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后,格拉斯看到了墙壁上的东西,她认出那是一些字迹。她又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刻在墙壁上的是一些句子:
安息吧
缅怀 ----凯斯·摩根《地球百子1:重返地球》
●亲爱的苏格拉底,宁死不负信仰。 ----玖月晞《亲爱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
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就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我想,如果要某人把他一生中睡得十分香甜、连梦都不做的一个夜晚挑出来,然后拿来与死亡相比,那么让他们经过考虑后说说看,死亡是否比他今生已经度过的日日夜夜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好吧,我想哪怕是国王本人,更不要说其他任何人了,也会发现能香甜熟睡的日子的夜晚与其他日子相比是屈指可数的。 ----石勇《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这也是逝去韶华中的一种愚蠢的骄矜,堂吉诃德式的一一可是此外还剩下些什么呢?月夜的无花果树,塞内加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舒曼的提琴乐曲,以及比别人更早预知的失败。 ----雷马克《凯旋门》
●我还会回来的!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日军在菲律宾打败后对部下的诺言》
●那些亲聆苏格拉底说他自己不知道答案的人认为他的意思是他不知道“真理”,而欧文与伏拉斯托斯将苏格拉底的话理解为他不“知道”真理。 ----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
●苏格拉底说“暗恋是世界上最羙好的爱情”可是“苏格拉底却昰个疯子”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什么都知道,但后来发现,事实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苏格拉底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解自己的人。可是他却被赐了毒药,因为他太聪明了,因为他击中了政治家的弱点,因为他发现了真相。他必须点死,因为人类的命运都掌握在政治家手里,所有的人都将成为棋子,只有人类糊涂,才能心甘情愿的每天工作,国家才好管理,这就是法制的形成。 ----野心家
●我除了知道自己无知以外,什么也不知道。 ----苏格拉底
●“ 你是谁?”
“ 苏格拉 ”
“ …… 底?”
“ 就苏格拉 ,没有底 。” ----许嵩
●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等于在自杀,他们抽烟。喝酒。压力过大,暴饮暴食,虽然要花上三四十年的时间才会杀死自己,可是照样是自杀。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毋庸讳言,我已经步入中年。我得坐着穿袜子,站起来时骨头吱嘎作响,而且紧张地意识到前列腺的存在,像一颗核桃似的夹在屁股中间。以前我一直以为衰老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如同冰山的移动。现在我才意识到,衰老骤然而至,如同积雪从屋顶跌落。
相比之下,今年五十二岁的妻子,在我看来就和我们初相遇时一样迷人。如果我这么说,她会说:“道格拉斯,这只是一句台词。没人喜欢皱纹,没人喜欢白发。”我则会回答:“但这些我并不惊讶。自从遇见你,我就期望看着你变老。这怎么会让我苦恼呢?我爱的是你这张脸本身,不是二十八或三十四或四十三岁时的脸。我喜欢的是这张脸。” ----大卫·尼克斯《我们,一次旅行》
●光知识还不够,知识没有心。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你知道,却不采取行动,你不是勇士。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苏格拉底
●左右着你心情好坏的本源,是你的心智,而不是别人,更不是你所在的环境。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关于人生真相,那些古圣先贤,佛陀,孔子,苏格拉底,耶稣,他们说的很简单,可世人偏要把事情想得很复杂,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复杂。所以,他们明明认得书上的字,却偏偏以为那是某种思想理论或者观点,殊不知,那些字就是字面的意思。那些字就是白话说出的人生的事实。归结起来,我们之所以不懂古人的意思,是由于我们不明白,他们根本不会拐弯抹角的说话。
●In the beginning the Universe was created. This has made a lot of people very angry and been widely regarded as a bad move.
起初,宇宙被创造出来。这让许多人非常生气,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糟糕的一步。 ----道格拉斯·亚当斯《宇宙尽头的餐馆》
●苏格拉底展现了更丰富的一面:即那种不懈的探索所塑造的人格。苏格拉底教导我们的,不纯然是探索真理的方法,更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方法(及引导他的那些信条)。我们看到,苏格拉底活在他的探索中,活在他与别人的探索交往中。我们看到,探索的方式如何塑造了苏格拉底,渗透了他的生,他的死。苏格拉底是以身传教的,一如佛陀与耶稣。在哲学家中,只有苏格拉底如此实践哲学。 ----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
●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美色不长驻。 ----苏格拉底
●借助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古代哲学,我把我无意识的价值观带至意识之中,省察它们,并裁定它们是不明智的。我改变了我的信念,这又改变了我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状况。我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得自我的社会。但是我不能责怪他人或我的文化,因为是我每天选择接受它们。苏格拉底宣称,“照料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哲学的教导—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源于古希腊人的“照料灵魂”。应该由我们来省察我们的灵魂,裁定哪些信念和价值观是合理的,哪些是有毒的。在这种意义上,哲学是一种我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医术。 ----朱尔斯·埃文斯《生活的哲学》
●我宁可做一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其实就是三种理论的混合物: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物自体”理论与印度佛教的智慧。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提倡理性,黑格尔将理性主义推向了极致。在讲究理性主义的西方哲学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甫一出场,根本得不到任何重视。然而,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人们的价值观幻灭了,理性主义灰飞烟灭,绝望和忧郁的唯意志论闪亮登场,哲学开始在理性背后发现本能,发现欲望,一种崭新的哲学精神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不疯魔不哲学》
●约翰?杜威说过,真理的探索因困惑而生。相信自己的大多数看法是真理的人不大可能投入对这些问题的探索 ----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苏格拉底
●离开的时刻已经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我们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
●一个人若是漫不经心地变老,而未能看到自己将身体力量与美发展到极致之后可能成为的样子,那是一种耻辱。 ----苏格拉底
●美德即智慧。 ----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