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接受了某一种观念,就被搁置到了某一层的某一个箱子里。 ----《觅渡》
2、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 ----《青山不老》
3、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 ----《觅渡》
4、爱情这东西实在属于土地,属于劳动,属于那些无产、无累、无任、无负的人。 ----《觅渡》
5、自古都是心胜于兵,智胜于力。 ----《觅渡》
6、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觅渡》
7、人之于世,诚搏一气也,气壮则身存事成,气馁则人亡事败。 ----《桑氏老人》
9、但幸福又是个动态的东西,如想要独立高峰,就只有一座接一座去攀登,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享受。 ----《觅渡》
10、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把栏杆拍遍》
11、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 ----《觅渡》
12、既然是灵魂,它就该有不同的驱壳,它就会有永远的生命。 ----《觅渡》
13、但上苍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 ----《觅渡》
14、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
15、你看,建筑师假这教堂创造自己的艺术,神父在教堂内布道,教徒在跪凳上忏悔,小偷则在教堂外自由潇洒地行窃。大家都守定自己的宗旨,心诚则灵。社会就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共生共存。 ----《觅渡》
16、青山是不会老的。
18、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 ----《觅渡》
19、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夏感》
20、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觅渡》
21、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青山不老》
22、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夏感》
23、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把栏杆拍遍》
24、人生就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
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和热,另一部分变成了泪滴。 ----《年感》
25、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说。 ----《觅渡》
26、修身治学,品行方端,后必有大成。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27、什么东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资格,有了说法,有了附会、寄托和慰藉。 ----《觅渡》
28、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 ----《觅渡》
29、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 ----《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