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身治学,品行方端,后必有大成。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2、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把栏杆拍遍》
3、宠而不惊,弃而不伤,丈夫立世,独对八荒。
4、青山是不会老的。
5、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 ----《把栏杆拍遍》
6、爱情这东西实在属于土地,属于劳动,属于那些无产、无累、无任、无负的人。 ----《觅渡》
7、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冷静思考。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
8、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于课堂,从从容容地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以读书为己任,才可以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 地润泽学生也默默地葱茏自己。 ----《教师与读书》
9、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觅渡》
10、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 ----《觅渡》
11、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 ----《觅渡》
12、什么东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资格,有了说法,有了附会、寄托和慰藉。 ----《觅渡》
13、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觅渡》
14、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说。 ----《觅渡》
15、你看,建筑师假这教堂创造自己的艺术,神父在教堂内布道,教徒在跪凳上忏悔,小偷则在教堂外自由潇洒地行窃。大家都守定自己的宗旨,心诚则灵。社会就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共生共存。 ----《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