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今生今世我都愿意和她在一起,就算她偶有闪失或者做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对于一辈子的婚姻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我不是来评判她的。我是她的丈夫,又不是道德法庭的检察官,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应该站在她的一边。 ----《神谕之夜》
3、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4、孤独包围着他,把他关在里面,随之而来的是他从未体验过的比恐怖更可怕的感觉。这使他非常迷惑,他总想尽快地从这种状 态转入另一种,于是长时间来,他就在这两种极端的状态中来回折腾,不知道哪一种是真实的,哪一种是虚假的。 ----《纽约三部曲》
5、活着时,一个人和他的身体是同义词,死亡时,这个人和他的身体是不同的存在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6、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觉得这样的尺寸讨人喜欢。第一次把笔记本掂在手里时,我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惬意,几乎是一种生理上的愉悦。 ----《神谕之夜》
7、整个一生他都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要的并不完全是金钱本身,而是他所代表的东西: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且是一种令自己变得遥不可及的方式。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8、我随口说了些坚持开下去,多给一点时间或许会好转之类的话,但他只是再摇了摇头,笑着说,一直都梦想有家自己的店。像这样卖笔和纸的店,我的美国梦。面向所有人的生意,对吗?”“对。”我说,还是吃不准他在说什么。“人人都有话要说,”他继续说,“人人都把事情记下来。孩子们在学校用我的本子做功课;老师们用我的本子批分数;情书装在我的信封里寄出去。我这里的每样东西对生活都很重要,这使我高兴,让我的生活有价值。” ----《神谕之夜》
9、拍电影就像活在某种精神错乱的谵妄状态里。那是人们发明的最艰苦、最劳神的工作,而他发觉它越艰难,就越让他兴奋。他正在学着掌握秘诀,正在慢慢地精通这项工作错综复杂的方方面面,他确信再给他多一点点时间,他就能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电影人。那便是他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全部期望:做个很会拍电影的人。那是他唯一想做的事,因此那也是他永远都不允许自己再做的事。你使一个无辜的女孩发疯,你让她怀孕,你把她的死尸埋到八英尺的地下,你不可能在干了这些事之后还指望继续像从前那样生活。如果一个人做了他所做的那些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这个世界不惩罚他,那么他就必须惩罚自己。 ----《幻影书》
10、仿佛死一直拥有生- 总是想要更好地活下去这个念头是个美丽的陷阱,总和厌倦,重复,止步不前做理所当然的无休止抗争;仿佛这是意义,却在这时候,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1、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
12、“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它是一件有形物,人们可以拿起,放下,打开,合拢,书中的词语代表一个人好几个月——若非好多年——的孤独,所以当人们读着书里的每个词时,人们可以对自己说,他正面对着那孤独的一小部分。”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13、我在九个月不到时间里写完了那本书。打字机打出的原稿厚达三百多页,每一页都是我苦苦挣扎的结果。我能坚持到底,是因为除了写作,我什么都没干。我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在桌前坐十到十二小时,除了偶尔到蒙塔古街做趟小小的旅行,采购所需的食物纸张、墨水和打印机色带之外,我几乎足不出户。 ----《幻影书》
14、一个颤巍巍、怪模怪样的人,没盯准脚下就迈不开腿。即便拖着力所能及的缓慢步履,行走也会在我脑中产生一种古怪的飘忽感,恍惚念头和纷乱意识此起彼伏。世界在我眼前飘移涌动,恍若涟漪中的倒影。每次我试图盯住一件具体的东西,想把它从喧哗的五颜六色中分离出来,比如说,女人头上包的蓝头巾,或者驶过货车的红色尾灯,它就立刻开始分离,溶化,像一滴颜料掉进水杯里,消散。 ----《神谕之夜》
15、我们周围的世界改变得多么迅速,一个问题多么快地替代了另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享受胜利喜悦的时刻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16、所有人在其内心都装着几个人。我们大多数往往从一个自我跳到另一个自我,竟不知我们自己是谁。
17、那颗子弹已经赦免了你的罪行,她说,你把我的生命还给了我,我现在要把我的生命还给你 ----《幻影书》
18、他们一度对我放弃希望,而我现在居然推翻他们的预测,奇迹般活过来,除了活下去,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就当前面还有未来等我吧。我开始出门稍微走走,出一两个街口便折回公寓。我才三十四岁,却已被疾病变成一个一无用处的老人.. ----《神谕之夜》
19、一扇门关上了。
另一扇门打开。
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冬天。 ----《冬日笔记》
20、我不愿我的精神变得空空洞洞,也不愿沉溺于沮丧的内心自省。那贯穿的语调应是轻松可笑的,我的唯一目的就是每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使自己保持快乐。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21、死亡将我们带到一个离生与死的隐形边界如此接近的地方,以至于我们不在知道我们在哪边,生变成了死,仿佛死一直拥有此生,毫于预警的死,也就是说,生命停止了。而生命可能在任何时候停止。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2、内疚能使一个男人做出违背自身最佳利益的举动,而慾望也有同样的效果,当内疚与慾望在内心均匀地混为一体,那个男人十有八九会做出奇怪的事情。 ----《幻影书》
23、每样事物都在震颤,摇曳,不断向四处崩离。因此头几个星期,我简直搞不清自己的身体停在哪里,周围的世界又是何处。我撞上墙壁或是垃圾桶,缠上拴狗的皮带和飞舞的纸屑,绊倒在最平滑的人行道上。我生来就住在纽约,可我不再清楚这里的街道和人群,每次出门做小小的远足,感觉就像迷失在一座异域的城市里。 ----《神谕之夜》
24、这种态度里固有的是一种感知的原始主义,一切差别都被消除,一切东西都被减至他们的共同点。真正精细的东西几乎受到憎恶,它意味着你要不得不支付额外的价钱……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25、因为吉尔现在不能回家了,而杰克爱她,不能忍受丢下她的想法,他选择和她留在了1963年,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他们毁坏了时间穿梭机,把它们埋在草坪下。然后,太阳在他们身后升起,他们一起走进了11月23日的早晨。两个年轻人抛弃了各自的过去,共同去面对未来。 ----《神谕之夜》
26、他们发明了用眼神造句,他们创造了一套纯粹的肢体语言,除了影片背景中那些服装、汽车样式和古老的家具,那套语言永远都不会过时。在那种语言里,思想转化成了动作,人们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因此它通行于所有时代。大多数的喜剧默片甚至都懒得讲故事。它们就像诗,就像对梦的翻译,就像令人眼花缭乱的灵魂的芭蕾舞,也许是因为它们已经死了,它们似乎对现在的我们比对它们那个时代的观众显得更为深刻。 ----《幻影书》
27、如果你不能用你的先见之明防止你的朋友毁于一旦,你这先见之明又有何用?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28、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比过去更明朗,它的神秘性也与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相当。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就是这样:一次走一步,说一句话,然后是下一步。……因为信息是慢慢的显露出来的,每当它到来时,总会以沉重的个人牺牲作为代价。 ----《纽约三部曲》
29、由于隔着一条街侦察布莱克,对布鲁来说就像是在照镜子,而并非只是窥视他者,他发现他也在观察自己。 ----《纽约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