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情深不及也,所贵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也!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苏轼《评韩柳诗》
●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真正的隐士就隐了,没必要去写东西,因为他已经用行为完成了隐居的理想。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陶渊明《答庞参军》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陶渊明的寂寞》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李白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田园居》
●愿我的脚步轻盈,愿我在故乡驻停,愿能借我执拗如少年的天性啊,但我已是欲辨已忘言如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桃花源诗》
●“个人再大的哀伤,都会被大自然担待,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过去的。”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辞》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陶渊明《停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哲学的目的,应该是好的。是要告诉人们改如何更好的生活的。托尔斯泰是富豪,他说自己被富贵的身份束缚。维特根斯坦家族更是超级富豪家族,可是他却把所有的财产给了哥哥姐姐们。中国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我的爱情似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一山一水,畅叙幽情。三千弱水太多,我只饮最柔的一瓢,我需要一个依靠,一个在你被暴雨浸湿之后,替你脱下外衣,拂去额头水渍的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若是十五斗,只怕他也折了。 ----安如意《当时只道是寻常》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陶渊明
●菊花把陶渊明视为知己,梅花把和靖视为知己,翠竹把子猷看作知己,杏树把董奉当作知己,莲花把濂溪视作知己,奇石将米芾当作知己,荔枝把杨贵妃视作知己,茶把卢仝、陆羽作为知己,香草把屈原作为知己,莼羹鲈脍把张翰视为知己,芭蕉把怀素视为知己,瓜把邵平视为知己,鸡把处宗视为知己,鹅把王羲之视为知己,芭蕉把王昭君视为知己。 ----自创
●天地不长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陶渊明《形赠影一首》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我有想过,
如果我会养一只猫,就取名“小鱼”,
如果我会养一只兔子,也叫“陶渊明”,……
现在我是种了两盆花,一是“白天”一是“夜晚”。
这样就种出了完整的一天。
(??ω`?)脸盲的人爱名字。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 · 其二》
●世俗的虚无,是说这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可是美学上讲的虚无,是说他认识到了生命的本质,但这并不影响他参与生活的积极性。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我们今天可能不太能意识到这个“经”字加到“诗”后面,“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经”字。什么叫“经”?说白了,就是文化的正统、主流。用更粗浅的话讲,就是教科书。所谓的五经,就是五种教科书。所有的知识分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要接受这五本教科书的熏陶。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意思是你如果不读《诗经》,连开口讲话的资格都没有,所以“经”有很强的文化意义,它是被官方规定成范本的东西。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霄离,怨秋夜之未!陶渊明 ----陶渊明《闲情赋》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你的怀抱是刘禹锡的陋室,陶渊明的故园,是杜甫的草堂,归有光室仅方丈仅容一人的项脊轩,虽不热烈但足以温暖的令我流连。
●此身托山河,生死不足道。
一朝气息绝,魂魄俱烟消。
得失不复治,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荣辱谁知晓? ----陶渊明《拟挽歌辞》
●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神释》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陶渊明《答庞参军》
●停数日,辞去。 ----陶渊明《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