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社年心现过满作与自看在的判断
1、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重建的过程。
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
3、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忿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受了委屈的一方, 做什么都有情可原。 他自己纵容自己,便以为别人也 同情他,而不知外界的舆论,和他那个小天 地中的并不一样。 ----刀尔登
4、因为素食者总给人一种异样的道德的优越感,总是使人以为他的伦理标准比较高,自律能力比较强,而大伙吃饭本来是件很愉快甚至很纵欲的事,突然旁边多了了一个禁欲主义者,岂能不叫人扫兴? ----梁文道
5、百无一用是相思,何况是必须凹个造型才敢出场的相思。不能诉说的相思,大概有几种情况:一种是思念的一方性格腼腆,不好意思直说;一种是两个人的感情还没到堂而皇之互诉衷肠的份儿上,怕感情太炽烈把人吓跑了;还有一种,问“干嘛呢”的人也没意识到自己其实在想对方,只是从心所欲突然特别想听听ta的声音,又没什么实际的事要说,于是随口寒暄来开场;还有老夫老妻不屑于也不用说想念的,问完“干嘛呢”接下来估计就是要商量晚上吃什么了。最后一种情况,是因为什么,又不因为什么,总之不好说,说不好,说了又怎样。 ----十三
6、把某样东西宣布为“臭”,和要你自己动手把它“批臭”,这里面的区别很深。任何对该对象无知的人来说,去批判一种对象,很像是一种轻松的游戏,在里面人们可以满足一种运用无知的暴力快感。你有本事是吗?我用一句“”就可以打到你;管它是多少人殚尽竭虑才产生的一点思想,我照样可以看不起它。理由?不需要理由!——这才是要义所在。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习惯于不讲道理,习惯于说谎,编造是非,习惯于把别人往坏里琢磨,习惯于依赖愚昧,并从愚昧中发现出力量,体验到快乐。 ----刀尔登
7、道德的意义,不在于“灭人欲”,而在于克制一部分欲望,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相平衡。 ----刀尔登
8、这世上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因为当事人能力的不足。 ----石田スイ
9、如果纯任理智,则美术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音乐只是空气的震动,图画只是涂着颜色的纸,文学只是联串起来的字。如果纯任理智,则宗教对于生活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自然没有神奇,而冥感灵通全是迷信。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因为离开情感,男女的结合只是为着生殖. ----朱光潜
10、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每天可以认识很多人,不过只限于“认识”和“知道”。除了职业和长相,或者周边的一些八卦,我们对这些人几乎一无所知。每个人都铜墙铁壁,图上黄漆就是十八铜人,涂上蓝漆就是快乐的蓝精灵,粘上卷毛就是无坚不摧的喜羊羊,8小时和加班时间以外,他们为什么开心,为什么烦恼,为什么揪心,没人知道,也没人想轻易让人知道。 ----十三
11、坦陈自己的那一方,即使不想要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少也是想要一个拥抱,一声安慰。“你想多了”算哪一样?以上皆非。是懒得慰藉懒得拥抱,是嫌你烦,是你没事儿找事儿,是把他(她)自己撇的一干二净。于是,据说说“你想多了”的那个人,明明知道你没有想多,可又觉得时机不成熟,远没到摊牌的时机,所以虚晃一枪,先稳住你。
其实也不尽然,应该也有你确实想多了的情况存在,只是这句话太过自黑,以至于太难把真诚从中分辨出来罢了。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