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浮士德的座右铭
日期:2019-09-12 02:0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浮士德的座右铭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永远快乐,正好象四方圆形静止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我们高兴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钱钟书《论快乐》

  ●幸福真的只能是一时的吗?浮士德的满足真的只能靠死亡来寻求永恒吗?人类追求才是一切意义所在吗?如此,我们真的无法得到永恒的幸福了。

  ●梦中的浮士德迷路几遍 没有路的森林冲破了天

  ●他怀着对《悲歌》同样敬重虔诚,把《浮士德》盖印封存起来,对世界秘而不宣。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歌德的《浮士德》,它的奇怪之处在于,人只跟魔鬼交道上帝袖手旁观。 ----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笔记

  ●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

人们大自然吸收到庭户内。庭院艺术发达极高。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陆放翁
”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令仪

深广无穷的宇宙亲近我,扶持我,无庸我去争取那无穷的空间,像浮士德那样野心勃勃彷徨不安。 ----宗白华《美学散步》

  ●《浮士德》中的恶魔靡菲斯特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片苦海,我永远都不会被改变。”
——为什么我长着恶魔的眼睛? ----陈晨《chapter3·城噬》

  ●我看不见这世界是因为我的心像波动的水一样,当我的心真正平静下来的时候,它就映出了这一切——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我看见了它们。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固执我喜欢自己,我喜欢生命中间最美好的一刻,无论是爱情还是革命。我曾经热衷于革命,甚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这些使我感觉到的是人的那种真切纯粹。我喜欢林黛玉,也喜欢李逵,喜欢他们那种真切的性情。但是当我说“真美啊”的时候,它们不会停留下来,它们就消散了。我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个消散。歌德写的《浮士德》最后一句是:真美啊,你留下来吧!一切就都结束了。当你摘采这朵花的时候,她就枯萎了;即使你能变成一朵花,春天生长开放,秋天也要枯萎;人有生必有死。常有是不自然的。 ----顾城《顾城哲思录》

  ●梅菲斯托费勒斯,最初于文献出现是在浮士德传说作为邪灵的名字,此后在其他作品成为代表恶魔的定型角色。在歌德的作品中,浮士德必须将自己的灵魂抵押在魔鬼梅菲斯特手中,只要一停止对生命的追求便是死期来临。

  ●前进的东西最终必定会胜利,即便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局部失败。莱辛说过“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Faust和魔鬼Mcphilist的斗争也如此。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浮士德几乎经历了每一场悲剧发生:他追求爱欲,结局以他和玛甘露的爱情悲剧告终;他追求政权,不惜与腐败贵族同流合污,害死了许多无辜良善的人;他追求古典人性美,结果海伦死了,孩子也死了。但,有一点,他从不沉沦。结局是他胜利了。然而胜利除了让魔鬼消失外,于他毫无价值,于他,无价的是这这段旅程

  ●“较高层次神话则以向导老师、摆渡人引领灵魂至死后世界的人等伟大人物,来充当这个角色。……歌德在《浮士德》中以梅菲斯特(Mephistopheles)来充当男性向导的角色。而强调这种‘信差式’人物危险面也是常见主题,因为他是将纯真灵魂引入试炼领域诱惑者。”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尽管血液不再随时准备燃烧,然而血液的成分并没有改变。平客仍和九年前一般的细腻感性,并且依然活得比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更为真实自由生活中我看见过太多人签署了浮士德式的契约,被金钱地位所谓的"职业生涯"榨干了全部活力。可是平客从来都拒绝出卖自己的灵魂,他对自己诚实,他一直是自由的。想去西藏的时候他立刻骑上自行车出发,想在西藏多待一段他就努力在当地找工作,爱上一个女孩的时候他就不顾一切地和她在一起,想开一间客栈他就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人人都有梦想,可是有些人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因为他们缺乏平客身上那种自由的心性和行动力。 ----傅真《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

  ●浮士德精神,套用中国的说法是“君子自强不息”,那种自强是内向的,弄到后来斗不过外界的强物强势,就又有个说法,“成则济世,败则独善”,谓之应顺应天命。有的固然竭力拼搏过,到底败北,独善了,那自然没话可说。但中国的自强者往往先设计好“独善”的退路,然后尝试去济世,稍一接触,便断定不成退回来,觉得委屈万分。于是独善起来特别滋味。中国没有浪子,中国的浪子还没离家已经想家了。 ----木心《素履之往》

  ●正因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灵长,因此藉由真理的力量 , 我方能在有生之年 , 得以征服万物…… -- 莎士比亚&浮士德 (翻译) ----周靖添《周靖添翻译》

  ●当你可能一步登天,或者苦苦挣扎求而不得时,那种转瞬即逝机会是就像是浮士德里面魔鬼,只是勾勾黑色手指,你就会奋不顾身的往地狱跳。 ----青罗扇子星光彼端

  ●“因此,”他心想,“古老大师富有魔力的浮士德、久远且饱受折磨祖先亘古地球、古老的德国,还有你的青春、真理、荣耀美丽魔术、堕落,还有在我们血液中正在发光但却神情黯然的海伦,伟大女王妇人女巫......神秘之地、神秘之地、我深爱的古老大地......永别了!” ----托马斯·沃尔夫《无处还乡》

  ●对安全感需求是人类行为有力决定因素。当面对所谓安全威胁或是面对让我们远离危险的承诺时,我们可能会受到操弄而做出无法赞同的事。那些兜售、传播影响力的人借着提出一份浮士德式的契约而取得支配我们的权力,契约内容是:只要你交出部分自由给当局,不管是个人还是公民自由,我们就会保证你毫发无伤。扮演撒旦角色的诱惑者会跟你说,只有当所有人都牺牲一点小小的权利或自由时,他的力量才有办法拯救你。请拒绝这桩交易绝对不要为了安全的许诺牺牲基本的个人自由,因为你的牺牲是真实而且立即生效,但他的许诺却是个遥远幻觉 ----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

  ●“你不必这么做,只要我还在这里。”
“你不会再在这里了——我也不会再在这里——时间已经没多少了。”
“我们可不可以别再想时间的问题。”
“我们已经置身于和浮士德一样的困局里了。我们对着每时每刻说,‘别走呀,你是那么地美好。’我们没有立刻遭到天谴,星星也还是照旧运行,时间仍然不会稍作停歇,钟声依旧照时鸣响。对我们来说,每个消逝的分分秒秒,全在等着我们去懊恼去后悔。”
“我们的力气终会用尽的。”
“那么,那样的状况不正好可以做个了结?人都会死,即使没什么苦恼不适,只要反复做着一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让人厌倦已极,那就够了。” ----拜雅特《隐之书》

  ●可怜的浮士德,学究天人,却不知道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张晓风《张晓风经典作品》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费孝通《乡土中国》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持久恒心。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托尔斯泰写《战争和平》花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成功来自持之以恒,失败源于一曝十寒。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浮士德的座右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