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有信仰,那么他无论到哪里都会与有相同信仰的人合作:如果他没有信仰,那么无论他处在哪些人中,他都会继续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梭罗《瓦尔登湖》
●人世间最难闻的莫过于变了味的好事。 ----梭罗《瓦尔登湖》
●我想要的是一个人的鲜花和果实:我希望他身上有某种芬芳来熏陶我,在我们的交往中能够感受到他的成熟。 ----梭罗《瓦尔登湖》
●它起初只是岸边的暗坝,某种思想停泊在它里面,后来它却变成独立的湖,和海洋隔断了联系,于是那种厕身其中的思想便有了专属的封闭环境,这个湖也许会有咸水变成淡水,变成淡水湖 死海 甚或沼泽。 ----梭罗《瓦尔登湖》
●他不单纯从书本中熬出一点学问,他贡献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瓦尔登湖》
●我们常常会想象,在宇宙体系中某个偏远和更为神秘的角落在仙后座五亮星的后面,远离喧嚣和骚扰之处,有着罕见的令人愉快的地方。 ----梭罗《瓦尔登湖》
●A man is rich in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things which he can afford to let alone.
一个人能够放得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 ----梭罗《瓦尔登湖》
●思索什么是人是主要目标,什么是生活的真正需要和方式的时候,人们仿佛故意选择那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因为比起别的来,他们更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瓦尔登湖》
●毒药未必有毒,创伤也未必致命。同情是非常经不起推敲的,它必须是转瞬即逝的,它的各种诉求不可能被类型化。 ----梭罗《瓦尔登湖》
●当劳动者,在夜晚凝望火堆时,他在白天积累下来那些纷乱而庸俗的想法都得到了进化。 ----梭罗《瓦尔登湖》
●一个国家所开凿的岩石,十之八九只供他的坟墓使用他把自己给活埋了。 ----梭罗《瓦尔登湖》
●你曾说过,老习惯适合老人,新行为适合新人。但我认为,就历史的角度看来情况恰恰相反。你是新人,我们是老人。然而,我们现在还能变得更智慧些吗?对于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你来说,野鸽子的晨间哀歌,青蛙划破黎明水面的呱呱声,就是挽救这片大地的真正理由。对于我们,挽救它则是为了准确掌握事实,探究事实所隐含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事实以达成最佳效果。所以,共有两种事实,你、我以及所有现在的和后来的人,只要接受大自然的主宰,便都会得到。 ----Edward O.Wilson《生命的未来》
●盲目 的服从一个犯错误的神谕,从肩头向后扔石头,不去看他们落到了什么地方,原来不过如此。 ----《瓦尔登湖》
●大多数人,在这个国度里,由于无知和错误,被生活中人为的烦恼和过于粗重的劳作挤得慢慢的,以致无法摘取人生精美的果实。他们的手指因为过度劳作变得笨拙,颤抖得太厉害而做不到这一点了。实际上,日复一日,劳作的人没有空闲使自己真正具有完整的生活;他难以和他人保持最为高尚的关系;他的劳动在市场上会贬值。他除了当一架机器,没有时间当别的。经常需要运用他知识的人,怎么能够很好的记得自己的无知呢?而这正是他的成长所需要的。 ----《瓦尔登湖》
●过剩的财富只能买过剩的东西。灵魂所需要的东西都是用不着钱来买的。 ----梭罗《瓦尔登湖》
●他丢了一条狗,却找到一个人。 ----梭罗《瓦尔登湖》
●他一心一意,锲而不舍,目不他视,心无他想坚定而又高度虔诚,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他的同伴逐渐离开了他,都死去了,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却保持着青春,最后当手杖完成时,他突然辉煌无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作品。 ----《瓦尔登湖》
●人性最美好的品质就像水果表皮的白霜,只有通过最谨慎的处理才能得到保留,然而我们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都不曾如此温柔。 ----《瓦尔登湖》
●从圆心能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梭罗《瓦尔登湖》
●我的肩上可以佩戴无数勋章,但远不及这一刻的荣光 ----梭罗《瓦尔登湖》
●我们姑且从瓦尔登湖畔外围地区谈起,它们改变得可厉害了。在你那个年代,森林差不多都没了。个头最高的白松,老早以前便被砍伐运往波士顿,制成船桅。其他木材则被用来建房,或用作铁路枕木或燃料。大部分沼泽雪松都变成了盖屋板。当时美国虽仍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但在木炭以及大块木材即将用罄之际,面临了第一次能源危机。不久之后,局面完全改观。煤炭填补上了木炭的空缺,人类以更惊人的迅猛速度发动了工业革命。 ----Edward O.Wilson《生命的未来》
●无论多么古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经过证实就不能轻信。老人有老作为,新人有新成就。今天人人附和或认为正确的,结果明天可能变成谬误,仅仅是一阵见解的轻烟,而有些人还曾相信那是会给他们的田地洒下滋养的雨水的云朵。 ----《瓦尔登湖》
●外壳最坚硬的坚果,里面往往是空的。 ----梭罗《瓦尔登湖》
●水流入湖的地方,可能在夏天是最凉的,而在冬天又是最暖的。 ----梭罗《瓦尔登湖》
●如果我对任何人了解得和对自己同样深刻的话,我就不会这样大谈自己了。遗憾的是,经历的浅薄使我只得局限于这个主题。 ----《瓦尔登湖》
●大地以叶子的形式向外界表达其自身并不奇怪,它的内部就有叶子的思想。 ----梭罗《瓦尔登湖》
●瞧他那副畏畏缩缩,卑躬屈膝的样子,成天都不清楚自己在担心些什么,哪里还有什么不朽和神圣可言,只不过是自己认定了的奴隶和囚犯而已,一个由其所作所为所赢得的名声。与我们个人见解相比,公众的见解只不过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或者说,指明了他的归宿。 ----《瓦尔登湖》
●通过大地,他不仅和他的同类——其它的树木联系着,也和青草、鲜花、阳光、雨露和整个大自然联系着。 ----《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