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阅读还创造了经验?道理也非常简单。同样一个场景或一件事情,有的人可能没有什么感受,有的人却能从中发现些什么,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比如废名先生在其小说里写到过这样一个场景,说一头牛从一棵梨树下经过,牛碰了一下梨树,梨花纷纷地落在牛背上。这个场景在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看来,也许什么感受也没有。但是废名感觉到了,他觉得这个场景是一幅画,一幅非常漂亮的画。废名为什么能感觉到这是一幅画?因为废名是一个读书人。阅读能让我们的感觉变得敏锐起来,让我们充分地享受世界,享受人生。知识,能够让我们把平庸的世界变成非常高雅的世界,让无趣的东西变得有趣,让我们丰富、实实在在地享受生命的过程。 ----曹文轩《阅读是一种信仰》
●我家三下,谁也不能动他一根汗毛! ----曹文轩《草房子》
●我总是弹一些忧伤的曲子,鬼知道我哪来的忧伤。 ----曹文轩《白栅栏》
●那天下雨,他们一家人关起门来,饭也不吃,竟然早晨不起床,接着睡,一直又睡到晚上。奶奶上了年纪,先醒来,然后烧好饭,再将一家子人唤醒。吃饭时,青铜与葵花还东倒西歪、哈欠连天的。爸爸对妈妈说:“这段时间,两个孩子尽帮着干活了,都瘦了一圈,等歇够了,该让他们好好玩玩。”
后来,一连好几天,兄妹俩都无精打采的。
这天,一个过路人给大麦地村带来一个消息:稻香渡来了一个马戏团,今晚上要表演。
先是葵花听到消息的,一路跑回来。她找到了哥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青铜听了,也很兴奋,对葵花说:“我带你去看!”
大人们知道了,都支持:“去看吧。”奶奶还特地炒了葵花子,在青铜与葵花的口袋里都装了不少。“一边看一边嗑。”奶奶说,“青铜要带好葵 ----曹文轩《青铜葵花》
●哑牛颤着嘴唇,用那裂开道道血口的手捂着嘴,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跺脚,扯着头发。一个小哑巴的哭声,更能撕碎人心。 ----曹文轩《哑牛》
●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这个校园,原本就是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一幢一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根地皆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曹文轩《草房子》
●他们有自己的活动范围,有自己的话,与自己的活,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白天干活,夜晚开会。都到深夜了,大麦地人还能远远地看到这里依然亮着灯光。四周一片漆黑,这些灯光星星点点,像江上、海上的渔火,很神秘。 ----曹文轩《青铜葵花》
●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
的曝晒,一根根地皆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
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
是经久不朽的。 ----曹文轩《草房子》
●这天傍晚,天空轻轻飘着雪。蒋一轮站在花园里,将那些倾注了他诗与梦一般情思的信,一封一封地投到了火里。
桑桑在离蒋一轮很近的地方站着。他看到纸灰与雪在一起飞舞,火光在蒋一轮寒冷的脸上,不住地闪动,并把他高高的身影摇晃着。 ----曹文轩《草房子》
●哑牛急了,两只眼睛瞪着溜圆,满脸通红,汗珠儿“啪嗒啪嗒”地往地上掉。 ----曹文轩《哑牛》
●《幻城》让读者们看到了幻想的美妙价值,空空如也,但幻想之光辐照于此,眼见着空白里出来了物象与生命佛光点化之处,尽是大地上无法生存的奇花异草与各种各样的魅力无穷的生灵,经验以外的时空,竟然被文字牢牢地固定在了读者们眼前,而人们宁可信其有却不信其无,于是人们的体感发达了、富有了。尽管明知这个天上的世界是虚无缥缈的但读过《幻城》的人却依然深陷其中被那些忧伤柔美的故事所感动,折服。”以至于一大批一大批的女生边合上书页边,在网上大叫《幻城》赚足了我们的眼泪。这一切都来自于《幻城》中奇诡的想象它将动漫叙事的幻想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幻城》中梦境的设置也别出心裁。它来自漫画番外篇的巧妙运用。 ----曹文轩《“幻城”简介》
●蓝蓝和奶奶手牵手走进秋棠街八号,是在一九七七年深秋的一个下午。 ----曹文轩《枫林渡》
●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书,要有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有时候是欺人的,无驾驭意识,知识就成为一无是处的石头。
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可以达到一个境界,知识有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轻轻一碰,那些石头好像受到了点化一样,变成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中奔腾起来。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曹文轩《阅读是一种信仰》
●偶尔有一棵楝树在地头的田埂上孤立地长着,顶着几片轻柔的云彩,却更衬出田野的空疏和寂寞。 ----曹文轩《狗牙雨》
●“不行了。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往南走了,而你却是往西走。那个大峡谷在西边。”
老人坐了很久,临走时说:“不管别人说什么,你只管走自己的路。” ----曹文轩《根鸟》
●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白雀却是坐在那儿。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 ----曹文轩《草房子》
●大芦苇荡,既吸引着葵花,也使她感到莫名的恐惧。她总是一步不离地跟随着爸爸,生怕自己被芦苇荡吃掉似的,特别是大风天,四周的芦苇波涛汹涌地涌向天边,又从天边涌向干校时,她就会用手死死地抓住爸爸的手或是他的衣角,两只乌黑的眼睛,满是紧张。 ----曹文轩《青铜葵花》
●四周全是高楼。这一座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巨大长方体,被隔成无数个方块空间,加上铁的门,铁的窗,把一户户人家隔绝开来。它装了很多很多人,但,人们很少看到有人。它孵化出一个一个孤独来。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
●大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均匀而细密的波纹,不住地向前推动着。 ----曹文轩
●过了十六岁,我隐隐地痛苦起来,特别是当深夜独自一人思想着的时候。 ----曹文轩《狗牙雨》
●那天月色很好,月光下的大地像汪了一层薄薄的清水。 ----曹文轩
●长长的竹篙,把一条直而细长的影子投映在河面上,微风一吹,它们又孤独而优美的弯曲在水面上。 ----曹文轩《草房子》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
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曹文轩《草房子》
●夜晚的大河,平静地流淌着。月亮挂在天空,水面上犹如洒满了细碎的银子。几只停泊水上过夜的渔船,晃动着渔火。你看着那渔火,看着看着,渔火不再晃动,却觉得天与地、芦荡与大河在晃动。大麦地的夏夜,很梦幻。 ----曹文轩《青铜葵花》
●13.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地竖着。桑桑能够感觉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开放。 ----曹文轩
●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曹文轩《草房子》
●是的,这个世界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注意到他们。因为他们过于卑微和无足轻重了,尽管他们每天辛勤劳作,甚至也比那些充分受用这个世界的一些人们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力气。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有了他们而觉得增色,也不会因为没要他而减色。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他们永远只能在远远的地方看看这个世界。他们是这个世界的过路人。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
●这个细节就是“眼”,如果我们读一个作品不把“眼”读出来,那就不能说你已经读懂了这个作品。所以我说阅读要选择最佳的切入文本的视角和角度。 ----曹文轩《阅读是一种信仰》
●雨根本没有停息的意思。天空低垂,仿佛最后一颗太阳已经永远的飘逝,从此,天地间将陷入绵延无穷的黑暗。雨大时,仿佛天河漏底,厚厚实实的雨幕,遮挡住了一切:树木、村庄......就只剩写了这厚不见底的雨幕。若是风起,这雨幕飘飘洒洒,犹如巨瀑。空气一天一天紧张起来。到处在筑坝、围堤。坝中又有坝,堤中又有堤,好像在准备随时往后撤退。 ----曹文轩《草房子》
●传来传去的,油麻地镇上的人,都差不多知道了一个故事:哑巴青铜有个妹妹,叫葵花,说要挣钱给奶奶治病,从油麻地这里出发,不知去了何处;哑巴青铜就天天夜里提着个灯笼在桥上等她。 ----曹文轩《青铜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