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做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人
日期:2020-10-19 20:25:17 作者:未知 来源:思维与智慧 阅读:

  1

  大凡美好的东西,用一个“香”字譬喻,便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在《说文解字》中,“ 香,芬也。从黍从甘”。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

  人们吃的五谷杂粮稻黍稷麦菽,吸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以及农人们的汗水浇灌,悉心呵护,从播种到收获,那可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食之自然香甜。

  香,是人们对食物甘美气息的感觉,特别是身体健康之人,吃什么都香,“身体好,胃口好,吃嘛嘛香”。有病或心情不佳之人,吃什么也不觉得香。

  日子过得好了,叫“吃香的,喝辣的”,而人生所追求的,最简单不过是“吃得香,睡得香”。

  

做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人

  2

  人们追求香之能愉悦感官,又开始追求精致的生活品质,讲究菜品食物的多样化,艺术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各种各样的香料调味品进入厨房,如八角、桂皮、罗勒、香菜、紫苏、葱姜蒜等等。

  一道菜,配上合适的香料菜品,若加以相当的火候和恰当的烹饪方式,那菜便多了些许灵魂,成了舌尖上的美味。

  在众多香料中,我独爱紫苏。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可解毒散寒,行气和胃。有幸种上一棵,那正面青绿反面青紫的紫苏叶子煞是好看,用手一捻,闻之有特殊的芳香。

  夏秋之际,塔束状的花枝上开满紫红色的小花,待小小的苏子由奶白色转为黑褐色,香味愈浓,全株俱可入药。

  苏子落地来年生根发芽,不忍拔去这可观赏、医、食多用的紫苏苗子,已被我种成一大片,香艳了楼顶一隅。

  

  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休闲时泡杯茶,品香茗,亦品人生的甘苦浓淡沉浮。喝口小酒,醇香四溢,留一半清醒一半醉,做个香包作饰,多几分怡情惬意。

  春风花草香,观自然无限风光美景,感生命的神奇和力量,闻花香,不仅悦在感官,更乐在心里。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春秋。人们喜美好事物,以花喻人喻事,花草树木便赋有了灵气。

  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且香远溢清”,那香,是君子洁身自好品质的象征;

  如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香,更是有对历经磨难终不屈的傲骨精神的赞颂;

  如玫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那香里含有真切的关爱和于人于己都感受到的快乐……

  

  4

  屈原以“香草美人”喻心目中的君子贤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些香草,透视出屈原对贤民君子的渴慕,也是屈原高尚俊洁品格的追求。香草美人的意象,历经千年沉淀依然光辉香灿。

  万物之香,不仅是在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感应。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都可说她是香的。

  受大众欢迎的东西,我们叫她“香饽饽”;心情愉快,是“心香”;品行高尚的人,香名远扬,留香百世;书画漂亮,翰墨凝香;读书氛围浓厚,曰书香……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雅致的读书状态,直如空谷幽兰,芬香出尘。

  好一个“香”字了得!香,不只是外化于形,更内化于心。

  香,愉悦了感官,又丰盈了心灵。于是,本着对香的青睐,劝勉自己努力做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做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