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会有这三种行为,一定不要深交
日期:2020-09-29 20:57:55 作者:韩九叔 来源:国学文刊 阅读:

  孟子曰: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社会人心险恶,人难测,交友,一定要慎重

  世间大部分的“交友不慎”,皆因泛泛而交,来者不拒

  识人容易知心难,与人交往人品永远重要

  人品差的人,大多忘恩负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行为,万万不可深交。

  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人活于世,没有谁,会是一座孤岛

  人与人在相欠与相还中,增进感情,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与人交往,最忌讳斤斤计较

  斤斤计较的人,往往都是恩负义的,他们过于重自身得失,也习惯遗忘他人之恩。

  别人的好,他转眼就忘;别人的错,他耿耿于怀

  在他们的人生账簿里,记载的,都是别人的欠条

  魏文帝曹丕是一个斤斤计较之人,有仇必报,正是他的人生信条

  曹丕年少时曾向堂叔曹洪借百匹绸缎遭拒,于是怀恨在心。

  登上帝位之后,便以门客犯法一事把曹洪关进大牢打算处死。

  斤斤计较的人,往往会对别人偶尔的拒绝刻骨铭心

  他们总会把别人帮助自己情分,当作别人的本分,总想在别人身上谋取利益

  这样的人,就算我们为他伸出再多次援手,他们也会觉得不够

  有时,他们还会利用我们的善良,反咬一口,恩将仇报

  古人云:“为人处事,交朋待友,对势利纷华,似乎不必太过于苛求,当以淡字开头。”

  斤斤计较的人,根本不值得深交,与这样的人一起,我们只会在被索取中深感寒心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会有这三种行为,一定不要深交

  得寸进尺自私自利

  总有忍让,换来得寸进尺;

  总有善良,被自私自利辜负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以有对自己有利条件作为基础,否则根本就不会产生动机。”

  利己,是人的天性,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人性欲望一直以来都十分复杂,为了利益,有的选择损人利己,有的选择人利人利己。

  生活中,损人利己的人都无比自私,他们常常利用别人的善良,索取无度,以“我弱我有理”的姿态得寸进尺。

  有时,即便已经踩在了别人的身上,还会抱怨踩得不够舒服

  他们就像养不熟的白眼狼,只会以怨报德,永远也学不会感恩

  殊不知,损人利己之事做尽,终会得不偿失

  只有在利他的前提利己,才能达到双赢的好局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决定人生。

  和自私自利的人交往,只会消耗我们的善意与福报,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变得麻木不仁一心为利。

  

  口是心非诡计多端

  林语堂说:“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

  生活中,有的人就是这样,无论对谁都表现出一副虚伪热情嘴脸好话说尽。

  表面上,和谁都能相处得很好,可以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背地里,肆意说人坏话,把别人的伤疤公之于众。

  这样口是心非的人,表里不一,过于虚伪,诡计多端。

  就算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我们也很难看穿他心里的盘算与阴谋。

  与这样的人交往,处处防不胜防。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总是倚仗势力地位,玩弄权力。

  她害死贾瑞,逼死尤三姐,最后还害了全,自己也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枉送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太多阴谋诡计的人,算计来算计去,只会把厄运算到自己头上。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真心付出,也会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拨弄于算盘之上。

  

  古人云:“不朽之名誉,独存于德。”

  生而为人,不可无品,无品之人,不可深交。

  懂得感恩是最小的美德,忘恩负义是最坏的品行。

  余生,愿你我都能:

  怀感恩之心,交感恩之友,在付出与收获中拥抱美好人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会有这三种行为,一定不要深交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