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命的背景色
日期:2020-02-24 15:45:58 作者:未知 来源:潮州日报 阅读:

生命的背景色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

  沿途的背景色,从来都不是单一色调

  闲来事,翻看相册,那一张张照片真实记录生活时的场景。不管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因为背景原因,照片中的人物会有不一样风采

  背景简单、远、小或者模糊的,人物显得轮廓清晰流畅一目了然;背景复杂、大、近、清晰的,一片葱茏,花红柳绿的,人物就有些混杂了,不够清晰,或者人在景中,景在画中,景人合一了。远远地看,分不清哪里是景,哪里是人物。我想,如果把照片里的背景色比作人生中的各种境遇,而我们对待各种境遇的态度,就是人物给我们的视觉效果

  住院时,病房里有两个病人,一个是约三十岁的年轻男人,另一位是六十多岁的老妇人,两人病因不同,但都是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瘫痪病人。

  年轻男人因骑摩托车撞到树上,伤了神经,造成了下肢瘫痪。每天,他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按时肌能训练。陪在他病床前的是他美丽妻子,还有刚满四岁的可儿子。妻子每天忙里忙外,打饭、倒茶、洗衣服、擦洗身体、端屎接尿、协助肌能训练。不治疗时,妻子做事,他则半躺在床上,教儿子识字,给儿子讲故事,妻子忙完了,端一条凳子,坐在病床前,加入到他们之中,一片温馨的场景。如果不是在病房里,如果不是治疗时,后背扎满银针,如果不是肌能训练时,他艰难挪动脚步模样,很难想象他是一个下身瘫痪的病人,和这是一个遭受了重创庭。

  另一位老妇人,是脑溢血造成的右边身体瘫痪。老妇人家儿女上班,请了一个陪护照顾她。平时躺在床上,她一声不吭,但只要一到治疗中的一项,让她练习站立,她就一身扭动着不配合,常常累得陪护满头大汗,只能作罢。老妇人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一个周末傍晚,陪护又在与老妇人两相抵抗着练习站立,她的儿女孙子们来了一大家子,陪护一脸无奈地说了实情。儿女们手八脚地把她抱起来,好不容易将她扶靠在墙边,她却眼巴巴地望着床,使劲地扭着,嘴里含糊不清道:“不要站,躺着。”儿女们起先是哄着,后来气恼地呵斥:“不配合治疗,以后就躺床上,就站不起来了。”

  疾病已然不幸,但如果就此萎靡不振害怕治疗的痛苦,让疾病抢占了上风,就如相片放大了背景色,人也就会变得渺小,人生也将一片灰暗。而积极的态度必将会淡化模糊背景色,人成了主导,疾病也会慢慢地退却。

  生活中,有一些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稍有风吹草动,就好似大难临头,有的还因此患上抑郁症,造成不可估量后果。其实,这完全是因为你自身的心态问题。一次成绩不理想的考试,一场不成功的恋爱,工作上的失利,家庭里的小纠纷,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不可战胜的魔鬼。然后,在痛苦中颓废下去。

  一代文豪苏轼,在神宗、哲宗两朝党争中几经起落,一生陷于无边的灾难之中,颠沛流离。但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历时三十年的灾难中,能够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他以其高远豁达的襟怀,创作出一首首气象宏大,风格豪放的诗词,终成豪放派的一代宗师,流芳千古。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囚禁103天。后经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才就此销结,出狱后,他被贬到了黄州。就算如此,他还是写下了著名的金山自题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常人遭此逆境,一定是悲伤消极颓废不堪,可苏轼的确是大家风度。一首自嘲诗,把自己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景仰至今。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沿途的背景色,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色调。但是,背景色永远只是背景色,是陪衬。请相信,风雨过后,彩虹就会不期而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命的背景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