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日期:2020-01-22 18:38:01 作者:巢小庞 来源:网络 阅读:

  不管飞的有多高,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出发。

  亲爱儿子

  昨晚,听说咱们今年要回老家过年时,你皱着眉头问我:“为什么呀?我不想回老。”

  我和爸爸收拾行李,你却依然噘着嘴,一脸不情不愿地把IPad和玩具扔进了行李箱,甩下一句:“又冷又破的老家,谁稀罕回?”

  听到你对老家的嫌弃和不理解妈妈生气一晚翻来覆去都没有睡着。

  我们为什么要回那个“又冷又破”的老家?妈妈该怎么才能让你明白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01

  回老家,感受传统的年俗。

  儿子,你知道吗?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春节,是中国最高仪式感

  可能你要问了,到底什么才是仪式感呢?

  还记得喜欢《小王子》吗?书中就有对仪式感最好的解释

  “仪式是什么?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一年仅有一次的除旧布新的日子,是专属中国人的传统佳节

  所以,“年味儿”才是春节最重要的仪式感。而这浓浓的年味儿,只有在老家才能寻得见。

  妈妈小时候,老家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就开始忙活了。

  院子和凉房里堆放着大人早早采购来的好吃的。

  孩子们则像小耗子一样,钻进去偷吃,啃啃这个,尝尝那个。

  腊月初一的清早,姥姥把前一晚炒好的豆子分给我们,嘴里“噼里啪啦”的声音代表新一年的顺顺利利

  腊月初八,姥姥把八种谷物,熬制成黏绵软烂的腊八粥。

  

  贪甜的孩子们会偷偷多放一勺白糖,甜粥入口,那才是“年味”的好味道

  腊月二十三叫“小年”,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

  为了让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那里只说好话,孩子们等不到天亮,就央求着大人们拿出“麻糖瓜”甜住嘴。

  

  炸麻花和炖肉的香味,整天萦绕在院子里头;蒸馒头的笼屉里冒出蒸汽热乎乎地扑在脸上……

  这些氤氲气味,像是一双双大手,拉着我们的走近那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中国节。

  喜庆的对联,非得在除夕那天清晨,蘸着现熬好的面糊才能贴;

  叠了又叠的新衣,只能在大年初一才能穿上身

  除夕夜的饺子钱币也包进去,谁吃到了就象征着一年的好运气……

  这些珍贵的年俗传统,只能在故乡才能寻见。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年味儿早已逐渐变淡。

  购置年货时,非就是买一些包装花哨的喜庆商品,关于春节的准备也就是象征性地打扫一下房间

  大年夜里,客厅窗明几净餐桌上的美食应有尽有

  可是,妈妈却始终觉得,它们独独缺少了一份被“烟火气”裹藏的仪式感。

  所以,妈妈想带你回老家去过年,点一把燃烧的旺火,听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围着火炉熬到半夜,迎接传说中“百神下界”那个神圣时刻……

  

  02

  回老家,那里有等待我们的亲人

  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有多久没回老家过年了吗?

  前年春节,因为你太小,怕你受不了旅途颠簸,我们决定不回去了。

  可是,奶奶因为想念着咱们一家三口,一把年纪的她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只为了把家里新收的小米,刚刚宰好的牛羊肉给咱们送来。

  爸爸告诉奶奶,这些东西不用亲自来送,委托亲戚邮寄过来就好。

  可是,奶奶却说:“一年没见了,想过来看看家里缺点啥,看看孩子长多高了,回家还想给孙子织条毛裤呢!”

  儿子,你眼里高大威猛的爸爸,也是奶奶最疼爱的儿子呀!

  爸爸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可在奶奶眼里,他永远是那个吃饭挑食,睡觉不盖被的淘气包;在奶奶面前,平日严厉地爸爸,也变回爱撒娇的孩子。

  你知道吗?

  这就是亲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是一件永不褪色的火红色棉衣,总能替我们抵挡往来的风雪

  考虑到奶奶腿脚越来越不好,又怕她一着急坐火车跑过来。

  于是,去年过年,爸爸妈妈决定带着你回一趟老家,亲自去看看惦念着我们一家三口的老人

  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票买好了,行李也收拾齐备了,可是,爸爸的单位突然通知春节要加班。

  那时候的你,也许读不懂爸爸沮丧眼神。可是爸爸给奶奶打电话时,妈妈却看到他强忍的哽咽和眼角泪痕

  其实,爸爸妈妈也会想家呀。

  后来的五一小长假,咱们终于回去了一趟。

  街口已经没有了风中摇摆地大红灯笼此情此景,早已不似春节那般红火热闹

  透过大巴车车窗,妈妈远远看见了奶奶瘦弱身影孤独地站在热辣辣的阳光里。

  可是,奶奶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一朵花,那笑容似乎比过春节时还要喜庆。

  你知道吗?

  这就是亲情,即使相隔万水千山,却无法阻断亲人之间永恒的惦念。

  即使山高路远,也愿意披荆斩棘,奔向亲人站立的彼岸

  对于儿行千里的父母来说,每一次团聚,都像是过大年。

  正是因为这割不断的亲情,妈妈才想要带你回老家看一看。

  咱们去试试奶奶为你亲手织的毛衣,去尝尝奶奶亲手包的大饺子。

  让奶奶领着你,去邻居亲戚家串串门,自豪介绍你这个聪明懂事的大孙子……

  因为呀!只有孩子们回家了,才算真的过年。

  

  03

  家在哪儿,年就在哪儿。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只离巢的鸟。

  但是,再广阔天空,也装不下我们对家乡小小的思念

  因为家乡是我们的来处,也是我们的港湾

  

  孩子,这位排队买票累到睡着的叔叔,是一位城市工人员。

  一趟春运,将会花掉他不少钱。多年“舍不得”回老家,可他却还是想家啊!

  连着排队十几个小时,最怕在售票窗口说出自己梦里念了无数次的家乡时,却被告车票售罄。

  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家的路,是最难的路。多得是思乡情切,却艰难回乡的游子

  背着沉重行囊,即使累到虚脱,也要咬牙坚持,因为路的前面,就是思乡的出口。

  

  这位爷爷提着的行李中,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桶被麦麸保护鸡蛋

  原来,那是老爷爷家里自己养的鸡下的土鸡蛋,菜市场里买不到,就想带回家里给自己的亲人尝尝。

  

  千里之外,路途迢迢。蛋壳易碎,浓浓的亲情却不会。

  孩子,你知道一个人想家,会想到何种程度吗?

  

  他会在半夜里,把车站门口的超市成容身之所,只为了等到一张回乡的车票。

  

  他会在年逾古稀时,依然背起年迈的老母,只为了成全一份家的温暖和团圆。

  

  偌大的列车上,即使没有一处小小的容身之所。

  

  他们也要跪着靠着,

  

  熬过这一段漫长的回乡旅途。

  

  她会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站台上被挤得动弹不得,却依旧盼着眼前的列车,能将孩子们带回生根发芽的故乡。

  

  他会把孩子“绑”在腰间,冒着冰冷刺骨寒风,骑着单薄摩托车跋涉几百上千公里,赶回老家过年。

  熟悉乡音屋顶炊烟,那是归乡的信号;村口的老树,隔壁的猫狗,那是故乡的站牌

  只有回到老家,完整踏实

  春运虽然千辛万苦,但有团圆念想支撑,纵使万水千山,家也不再遥远

  席慕蓉在《乡愁》里曾写道: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家在哪儿,年就在哪儿。

  孩子,有一天,你也会到远方去追寻你的梦。

  可不管你飞的有多高,都不要了自己是从哪里出发,而故乡就是我们的根。

  当你独自一人抬头望到夜空的一轮圆月时,妈妈相,你也会想起多年未归的家乡,为了那一桌热热闹闹的年夜饭,披荆斩棘,翻越万水千山。

  

  04

  翻译家傅雷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说:

  “不管走多远,只要家中那盏灯亮着,心就觉得踏实。”

  儿子,老家的房子虽然破旧,却装满了迎新春的喜悦

  老家的吃食虽然粗糙,却喂饱了我们对家乡的思念;

  老家的设施虽然简陋,却盛满了一家人幸福团圆。

  孩子,我们的春节不能变成一个没有生命感的符号

  所以,妈妈今年一定得带你回老家过年,因为妈妈想要在你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叫做故乡。

  它会随着你的成长,开枝散叶。

  当你走入荒凉原野,故乡,永远是你可以依靠粗壮树干,让你温暖,让你心安

  今年春节,咱们一起回老家过年,好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