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她惊讶地发现,在过去的购物狂欢节,某宝中长达56件的购物清单里,竟没有一件属于她的东西。
除了大部分的婴儿用品外,剩下的便是给丈夫买的西装、皮鞋和领带。
她颇为失落地对我说:
“我不是把自己给忘了。只是休假在家收入锐减,便不敢肆意花钱,除了必须要买的东西,其他真的一样也不该多买。可每个月的消费账单依旧令我吃惊。”
她还告诉我,她之前曾想把孩子小时候用过的玩具挂闲鱼上转掉,换些零钱。
结果令她不敢相信的是,除了小孩玩具,闲鱼上还有许多人在转售各类婴儿衣物、餐具,甚至没用完的尿片。
听到这句话,我有些吃惊。
平日里,她看到喜欢的东西随手就买,更别提买给小孩的物品,非大牌不入她法眼。
2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偶尔在中间躲躲,也挺好。”
柴米油盐到底有多琐碎,有多费钱,没有真正体验过生活的人,永远不会知道。
前不久,腾讯理财通发布了一份《2019国人工资报告》,其中有两个数据引人深思:
这些数据,有没有让你感到意外?
许多人的固有观念中,总认为出入写字楼的高级白领,月收入应该轻松过万,午餐的标配至少是一份精致的日式料理,或是高级餐厅的一份简餐。
却不料,许多人的收入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他们的午饭也不过是一份盒饭,甚至一个汉堡+可乐。
不是负担不起精致的午餐,只是相比之下,他们更要考虑房贷、车贷、教育支出……
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才明白:抛开浮华的假象,曾经你瞧不起的低配,才是人世间的常态。
3
原来,她因不间断地购买衣服,在这家店里欠下了80余万元的服装款。
小莉月薪不过几千,但她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该店消费了300万元。
据说,从2012年起,小莉就对该店的服装情有独钟,每每上门,都是满载而归。
在小莉眼里,这家店的衣服好看又实在,最贵不过一两千元,因此,她从不还价。
最终,超负荷的非理性购买,并没有让她过上外人看似光鲜的生活。
它让你沦落为隐形的穷人,无论表面多么靓丽,但内心早已焦虑不堪,且难以负担。
林清玄说过: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刻意追求的高配,无疑只会让你的人生越活越低。
4
美国有一位作家在打车时,无意间坐到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
作家刚坐稳,司机便递给他一张卡片,上面醒目地写着“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以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的方式送达目的地。”
作家刚有些诧异,司机又开口问道:“请问,你要喝点什么吗?”
听完,作家一愣:“你的车上难道还提供饮料吗?”
司机微微一笑道:“我提供咖啡和各种饮料,而且还有不同的报纸。”
“那我能要杯热咖啡吗?”
路上,司机还善意地提醒作家,是否要走一条距离目的地更近的路。
这让作家顿感惊喜,他从未见过一辆如此特别的车。
“为什么你的车费和其他司机收取的都一样?我坐过的其他出租车,要么抱怨收入,要么抱怨堵车,可你为什么能做到热情待客,甚至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服务呢?”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像其他人一样,抱怨微薄的收入,抱怨糟糕的交通,每天都过得很糟糕。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行为并不能对我的生活有所改善。
第一年,我戒掉抱怨,微笑待客,收入翻了一倍;
第二年,我开始关注乘客的所需所想,这让我的收入又增加了许多;
第三年,我的出租车荣升为全美国少有的五星级出租车,我的收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记得查理 芒格说过一句话: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生活或许总有那么一些辛酸,但集中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结果就会随之改变。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当女主丽兹通过生活的层层洗礼,最终站在哈佛的获奖典礼上时,记者问她:“你有如此的成就,是怎么做到的?”
她浅浅地笑道:
“我为什么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