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为什么不熬夜,成了我们最难的自律?
日期:2020-01-02 16:45:56 作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 来源:网络 阅读:

  

为什么不熬夜,成了我们最难的自律?

  早在2018年就有报告指出,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已从5年前的8.8个小时减少至6.5个小时,降幅达到惊人的35%。

  而一直以来,“你为什么熬夜”这个问题,也总会引发全民性的讨论

  大家回答也是各式各样

  “白日世界嘈杂,只有夜晚我才能静下思考。”

  “明明困得要死,明明眼睛很累,就是不想放下手机。”

  “我真的不想熬夜,可是我不能,宝宝一哭,我就醒了。”

  “夜晚总是控制不住想得太多,就演变成了经常性失眠了。”

  熬夜的危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道理都懂可依然睡不好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一起来看!

  现代青年为什么总熬夜?

  近年来,世界睡眠研究会、中国睡眠研究会等各种官方与非官方机构青年睡眠指数的研究均显示,青年的熬夜行为日益凸显,对于部分青年来说,熬夜已成为一种常态

  青年熬夜会受到外部诱因和内驱力的影响,外部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个体趋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食物)称为正诱因;

  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电击)称为负诱因。

  青年熬夜的外部诱因包括享乐活动工作学业情感人际家庭互联网全球化环境、助眠产品等正诱因或负诱因。青年熬夜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意识建构

  青年处于自我意识发展关键阶段期望通过各种方式认知自我、成就自我,彰显自我独特性。熬夜人群常常提出熬夜“能享受独处自由”的理由,偶尔被他人议论“你真行,那么能熬夜”的话语加以强化。某种程度上,熬夜为他们提供了突破规则限制的自由感,令青年以牺牲健康代价反抗环境施加给自己的不自在

  同时,有些青年也会由于贴上了某种“独特自我”的标签沾沾自喜,并进一步加强熬夜行为。群体认同与从众。有些青年认为自己属于熬夜者群体,具有相同的群体特征,在同伴的影响下,为了遵守群体规范,避免社会支持丧失,求得群体的接纳,而发生群体内的从众熬夜行为。

  此外,亲和动机也会诱发熬夜行为,例如渴望与人友好相处的人,当伙伴室友较多为晚睡时,则出于友好相处的动机而更多地选择体谅容忍伙伴、室友的晚睡行为,而自身的睡眠时间也会为与室友贴近而推迟。

  资源幻想

  熬夜行为中包含的资源幻想与人们常说的“拖延症密切相关,拖延深度成因是内在驱动力不足,以及对任务完成后的新进程的惧怕。

  人们在完成某项任务时,一方面由于任务缺乏吸引力苦恼,一方面被最后期限威胁,于是在潜意识安慰自己“夜里头脑清醒”“没人打扰效率高”,然而这些大多为青年想象的安慰性资源,其现实效力则会大打折扣。但由于能暂时缓解焦虑或收到“临时抱佛脚”的局部效果,而常常被误以为有价值

  成功焦虑

  熬夜行为中包含着成功焦虑,一些青年的熬夜理由是希望过多付出努力获取大成功。对一些青年而言,成功是个体人格存在所持有的核心价值,只要在任何一个层面的“成功”遭受威胁,便会随时形成焦虑情境。一些青年的成功焦虑是在各种互联媒介推送的成功人士案例以及成功鸡汤误导下加剧的。

  也就是说,如果青年觉得自身的价值并非是爱、责任关怀理解等自身的生命力价值,反而变成了自身之外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判断标准是“外界权威”,而不是个人人格的完整性,那么焦虑就是自然而然事情了。

  非理性享乐决策

  与熬夜有关的非理性享乐决策因素有很多,如延迟折扣,延迟折扣是一种心理效应,即人们认为等待乐子”的时间越长,快乐值就越低。与熬夜带来的种种“享受”相比,健康是一项长期收益,它的回报过于遥远,并且很难切实感受到。所以,有的青年对这种未来无形的收益反应敏感,从而形成“即时回报优先”的非理性享乐决策。

  

  避免熬夜,你需要了解这三种方法

  基于外部诱因的干预

  面对种种外部诱因,要提醒青年识别放弃自己面对各种夜间享乐活动的非理性决策方式,为其应对工作、学业、情感、人际与家庭等生活压力供应对方教育辅导帮助青年了解自己熬夜行为背后潜藏的不良应对方式,引导青年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

  基于心理需求的干预

  面对自我意识发展需求的熬夜者,帮助熬夜者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建构路径。面对群体认同与从众的熬夜者,帮助熬夜者了解群体认同与从众的原理

  面对资源幻想的熬夜者,帮助熬夜者识别现实资源与想象中的资源,为其提供现实资源支持。

  面对非理性享乐决策的熬夜者,可参考享乐灵活性假说的原理进行干预,享乐灵活性假说认为人们有大量的“同时目标”,从寻求短期奖赏获得长期奖赏。因此,帮助青年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有利于他们作出健康睡眠的选择。

  基于睡眠类型的干预

  睡眠类型与基因人类进化有关,睡眠类型中与熬夜有关的是夜晚型睡眠者。夜晚型睡眠者的困扰是与他人存在社交时差,则容易被视为脱离社会、拖延症、缺乏上进心。对此,应该消除偏见并接纳其弹性工作与社交的特殊需求。

  最后思响哥想说,“只有熬夜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这的确是年轻一代人共鸣,但你熬夜再久,不过也只是假装抓住了时间。

  这些时间,不会延长生命长度,只会一点点吞噬你的健康和美丽。

  死神是不会跟任何人讨价还价的,你所有的漫不经心,最终都会以千百倍的代价归还回来。

  所谓的“养生”,都不如最简单的“好好睡觉”。

  从今天起好好睡觉吧,别让你爱的人担心,别让身体为你的纵欲买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为什么不熬夜,成了我们最难的自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