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放弃年薪10万,只要5分钟:90后不怕辛苦,就怕委屈
日期:2019-10-01 17:39:40 作者:临公子 来源:临公子的后花园 阅读:

放弃年薪10万,只要5分钟:90后不怕辛苦,就怕委屈

  上周,一个朋友有些无奈地和我说: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不仅看钱,更看心情。”

  她对接合作公司95后商务小哥,和老板大吵一次后,立马提出离职。小哥负责一个项目的投标方案折腾大半月却没中标。

  领导在公司群里把小哥哥骂了一顿,还@他的上司,噼里啪啦丢了一堆“要落实员工责任制”、“提高人员从业水平迫在眉睫”这类酸溜溜的官话。

  事实上,落标原因主要是价格过高+设备参数符合度一般。

  商务连续熬夜几个晚上整理材料修改了好几轮、报价也是老板拍板的,最终被老板不问青红皂白地臭骂。

  据说,还不止一两次这样。

  你可能觉得,这个年轻商务太冲动了吧?说两句有啥大不了啊?

  可我认为,这不叫冲动,有些委屈本就不值得忍受,离场即止损

  就像下面说的3种。

  莫名其妙制度

  让大家精疲力尽

  本来么,制度是为了让大家更有序、更高效地工作。但偏偏,有些制度的存在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拖垮每个人

  有位读者和我说过这么件事。

  她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但她迟到、调休、甚至不参加周末活动,都是要扣钱的。

  哪怕前一天加班到晚上12点,第二天依然要早上9点考勤;哪怕请丧假回老家3天,都要扣全额奖金

  大家苦不堪言,老板却振振有词,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

  咳咳,好的制度才能方圆好么?

  烂的制度,就像破铜烂铁组成地基,无论上面盖的是什么、无论多么严格地按照计划实施,倾覆倒塌,亦是难以摆脱的结果

  许多人都认可雷·达里奥在《原则表达观点:“公司里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其实这句话有失公允,公司里大部分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只有制度正确时候,才可能是人的问题。

  你想想

  假如好员工与差员工都拿一样的年终奖,还有人愿意卖命干活吗?

  假如只能靠熬资历才能升职加薪,还有新人愿意加入吗?

  假如只有惩罚没有奖励,还有人愿意真心付出吗?

  从投资角度看,这种“收益有限亏损无限”的操作,简直是最糟糕策略嘛。

  吃苦不要紧

  吃苦不要紧

  请告诉我理由

  我部门里一位刚毕业1年的同事被外派参与项目

  大家都私下说,那项目是个麻烦的大坑,外派回来的人无一不大吐苦水,加班至凌晨3,4点是家常便饭

  同事回来后我们纷纷问他,怎么样?听说很辛苦啊?

  他点点头,又突然摇摇头

  “确实工作量很大,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他叹了口气,“原来我想着,参加这种大型项目攒攒经验蛮好的,结果他们让我一个搞开发的,整天刷文档格式和打印材料。”

  对他而言,吃苦不要紧,但必须有意义。最受不了的,是不知道这苦吃来做什么。

  我一直觉得不少人对“吃苦”二字有点误解

  王小波说过一句话:“人是一种会骗自己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崇高的。”

  特别认同

  你大热天不开空调盖着棉被、大冬天0°穿着短袖跑出去、不打车徒步10公里……这些都叫吃苦,但,意义何在?

  同样,你996、247地扑在工作上,倘若只是日复一日重复枯燥无味劳动,没有金钱回报、没有个人成长,甚至被人洗脑“应不求回报”……

  这种苦,吃得越多,垮得越快。

  因为连续业绩第一名

  因为连续业绩第一名

  再也没人喊我吃午饭

  你估计以为,优秀的人到哪里都受欢迎

  实际上,那是受老板的欢迎,不少普通人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多少有几分抵触

  “都在同个办公室,你凭啥那么秀?”

  我同学刚跳槽没多久,就成为部门业绩No.1。

  开始她还没发觉什么不对劲儿,直到几个月后,她发现午饭时别人都是三三两两,而一开始喊她一起吃饭的几个同事,再也没主动叫过她。

  这还不算什么。

  同样做分析报告,其他人就写5、6页,她提交了一份近30页的报告。一位同级别的员工话里有话地丢了句:“你这么厉害的才写30页啊?看来我写5页写多了。”

  看过一个挺有意思调查

  汽车质检员要检测汽车的排放数据判断是否合格。这本是非黑即白的问题,调查意外地发现,质检员其实是区别对待

  对收入与自己差不多群体,也就是普通车格外宽容,即便不太符合要求,也有机会勉强过关。

  对代表富裕阶层豪华车,质检员则表现得格外严苛

  显而易见,质检员对豪车消费者抱有嫉妒情绪,对普通车消费者又抱有“物以类聚”的共情心态

  总有人劝你要合群,可你知道:

  容不下别人好的人,要远离;容不下别人好的环境,是深渊

  尤其是那种塞满职场油条地方,你越出众,就越受排挤,除非你变成和他们一样混日子,他们才会心满意足地接纳你。

  好委屈,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那个乌烟瘴气的环境。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到像Netflix那样,为了吸引管理人才,公然表示“只招最优秀的,把不够优秀的请走”。

  所以,只要你有真材实料,请行使你的选择主动权

  过去,保住饭碗是职场头等大事,现在,我们想要的是选择饭碗的底气

  个人与工作的关系应该是个双向循环,你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乃至团队价值,而工作带给你财富与成长。

  这是“成长型”。

  反之,卑躬屈膝地单向隐忍,忍受令人身心俱疲的制度、忍受重复性无聊工作、忍受由于优异而受到的排挤,你为了工资,每天咬牙切齿。

  这是“消耗型”。

  千万别以为,吃苦后就能享乐、风雨后就是彩虹

  唯有意义,方才值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放弃年薪10万,只要5分钟:90后不怕辛苦,就怕委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