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武汉-天人混元
家风也是一种力量
近来重读司马光《训俭示康》,如甘露润喉、心清气爽。千字小文,字字珠玑,情真意切,那些直指人心的“谆谆教诲”“殷切期待”,细细感悟,沁人心扉,叫人警醒。其中体现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家规家训,已然凝聚成一种家风,一种教化,一种无言的力量,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曾定下“十条家规”,坚决反对和杜绝亲属搞特殊化,起因是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便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规矩: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如今细细读来,周总理的十条家规,更加彰显出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公私分明的高尚人格,它不单单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对良好家风的一种传承,一种对精神道德力量的弘扬和践行。
图片
“四有”书记谷文昌也是培育良好家风的典范,“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是他对子女的一贯要求,他的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哪怕是政策允许的事,也不替子女“争取”。1964年,谷文昌调任福建林业厅副厅长,面对可以把作为临时工的女儿转为正式工并一起带往省城的大好机会,他断然拒绝,还振振有词的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而他的女儿则花了15年的时间才得以转正,靠的一直是自己的辛勤和努力。相比现在“官二代”的“优越”,这样的家风更显得弥足珍贵。
图片
抚今追昔。“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已然成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家风折射人格,家风蕴含作风,更能正党风带民风。这是一种力量,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这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图片
编者:天人混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