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树新
那年
我们一起走进大兴安岭
身穿同样的棉装
怀揣同样的宝书
不知极寒的滋味
那年
我们同住一栋木刻楞
同睡一张热炕
天真地逗闹
那年
我们啃窝头吃高粱
每月一斤的白米饭
加一块肥油的猪肉
那年
我们肩扛油锯弯把
在葳蕤的丛林中
将一棵棵松树采伐
高亢地吼一声“顺山倒”……
那年
起早贪黑
没命地奔跑
那年
我们头戴蚊帽
挥铲抡镐
哪管瞎蠓草爬小咬
修筑起一条条运材道……
那年
我们转战密林深处
架建一座座桥梁
当天堑变成通途时
那年
跋涉草甸
在荒野里露宿
那年
我们在零下四十度的夜晚
紧裹大衣皮帽
蜷缩在篮球场上
津津有味地
那年
我们回家探亲
在拥塞的车厢内熬夜
那年
我们不懂爱情为何物
没有甜言蜜语
脉脉地相视一笑
就是最好的表白……
如今
我们两鬓渐已斑白
记忆中抹之不去的
还是那年的那些事
那些景
那些人……
——汪树新
2017年4月作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