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做一名艺术策展人,而非一台记录一切的摄像机
日期:2018-11-19 20:45:48 作者:玛丽·科尔 来源:创意写作坊 阅读:

做一名艺术策展人,而非一台记录一切的摄像机

  //////////

  现代人注意力持续时间已大不如从前。在如今的市场上,书籍正在和所有其他可以提供给你的核心读者的娱乐方式刺激一拼高下电脑电子游戏电影等。

  而我们的大脑并不十分擅长快速检索大量信息,所以当它们持续涌入时,我们会注意分散

  作为作者,此时我们要做一名艺术策展人,而非一台记录一切的摄像机,从各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藏品中,选取真正值得排列在一起的内容,置于书中。

  ▼

  1

  看到这些情节就避开吧!

  这里有许多需要避免的老生常谈情节,或者需要曲折变换后装进新故事中的情节,供你参考。我个人不喜欢桥段是:“明天我就要16岁了,我疯狂的老外婆说我将会获得某种能量?还有,最炙手可热男孩转学到我们学校……”

  下面的情节,我们编辑和作者每时每刻都会看到:

  ● 女孩决定同那个“白开水男孩”约会。

  ● 孩子们发现他们在一场“最危险的游戏”中。

  ● 孩子们进入电子游戏,闯入虚拟现实或者奇幻世界中。

  ● 孩子被送到奶奶家。

  ● 全家搬到新城。

  ● 突然被一个人的死党所吸引。

  ● 貌似没有资质人物被选中去拯救世界。

  ● 每个人都被一个毫无必要遮掩的预言耍得团团转。

  ● 新入学的神秘男孩是人鱼或妖精或疯狂科学家

  ● 长生不老的千年神奇生物行为举止就像青少年

  2

  去做策展人,而非摄像机

  情节架构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在情节中应放入哪些内容?

  信不信由你,大多数初级写作者好比是一台摄像机,在他们的小说中只记录人物一整天的活动,从早到晚,流水账一般。他们会从人物早上洗澡开始,然后搭乘巴士去上学,课间走动,午餐后在盥洗室剔牙齿,第七个生理期的情绪低落……一样不落。

  另一个严重错误是把焦点放在过渡场景上,你认为需要向读者展示人物如何从一地转换到另一地。结果通常怎样呢?作者用了半本书的篇幅描写人物在汽车上听本·福尔兹的音乐(噢,等等……是我常在听)。

  成长为一个能对情节有效控制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删减内容。没错,学会删减内容。我知道你可能已经写好了,我也知道人物在等巴士的时候,那里的确发生了很有意思事情。但是,还是要删掉这部分。在两个场景间加入章节分隔符号,代替过渡场景,然后,把读者带入新的时间和地点,展示其他更有实质内容的情节。

  实际上,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如释重负解脱见多识广的作者,现在更有了选择余地。你既可以用夸张的戏剧手法把一个场景中发生的所有事件全部描述出来,也可以把乏味无聊或读者已经了解的事件在叙述中精简压缩,加快情节的推进。

  整体考虑一下,决定你是否有必要把每时每刻发生的每个动作全部展现给读者。我敢打赌,你会发现作品里很多枝枝节节的东西需要修剪。每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最震撼人心的场景,少花些时间担心怎么把那么多场景串联起来,这时,情节发展将变得更迅速有力

  如果你的故事必须包括过渡场景或者后勤组织方面的信息,你可以随时将它们概括一下。例如,不用去描述人物如何驾车到达购物中心痛苦细节,这样会打乱情节发展的节奏

  精简叙述还可以有效地用在:当你需要人物向其他若干人物解释某个事件,而读者已经知道这个信息时。他们不想一遍遍阅读重复的内容。

  你是名作家,不是监控摄像头,没必要分毫不差地记录人物一天的生活事件(也别让人物或者叙述者再把这些叙述给读者听,内心独白必须始终情感充沛,我们在后面将讨论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相反地,你需要塑造打磨这些事件,从中优选出最激动人心、最重要的出来。

  把自己想成一名艺术策展人,从各种有无限可能性的藏品中,选取那些真正值得排列在一起、经世不朽的内容,置于书中。只有特定的事件和场景值此殊荣。更多了解情节与张力,更多练笔,你将更好地培养如同艺术策展人一般的敏锐嗅觉

  本期编辑 | 唐艺

  推荐阅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做一名艺术策展人,而非一台记录一切的摄像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