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觉得我头发该怎么剪呢?”
理发师毫不犹豫地说:
“你两边头发应该打薄!前面的刘海儿也要修短一点,后面弄松一点!”
发剪完了,回家的路上,爱人一个劲儿地问剪得怎么样,无论我怎么说好,她都持怀疑态度:
昨天,爱人又要去剪头发,说什么也不去那家店了,坚持换一家店。走进店里,爱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师傅,你觉得我头发该怎么剪呢?”
理发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
“嗯,让我先想一下。”
他先站在爱人前面看了看,又到两侧看了看,然后说道:
“我觉得你的头发……你应该是两边头发要打薄,前面的刘海儿也要修短一点,后面弄松一点。”
爱人紧接着回应:
“好,就按你说的剪。”
回家的路上,爱人一个劲地夸理发师用心,技术好。其实,这次剪的和上次剪的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声明:文中广告由腾讯配发,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如果点击浏览,会带给本公众号一毛多钱的收益)
这其实是很奇妙的,因为一般人的想法都会认为:说话必须要才思敏捷、反应迅速,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你都能马上回答,答得越快就越厉害,这样才算是会说话,别人才会信赖你的答案。
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天底下的问题分两种,一种是有标准答案,另一种没有。
如果别人是问一加一等于多少?三七是不是二十一?这是数学题,有标准答案,那你答得越快越好表示你聪明。如果别人问你的问题,根本没有客观的标准答案,比如说:你觉得我头发该怎么剪呢?我该不该换工作?这种问题,都是见仁见智。
在这种情况下,人家来问你,你如果不假思索就回答,只会让人家觉得:你是不是根本没有认真考虑啊?你真的是想好了才回答吗?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提问的人当然不能说:回答的人答案说错了。因为他也不知道正确的答案该是怎样。
可是他虽然没有答案,却会有感觉。他会觉得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像不够看重他的问题。他也许说不出来哪里怪怪的,但还是会隐隐地觉得,你这样回答让他没有安全感,不够值得信赖。
所以,回答的人除非有标准答案,否则应该要讲:“让我先想一下。”这样讲,表面上好像你反应比较慢、有点逊。可是,这反而表现出你是真的认真想回答。
而且,这样讲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经你这么一说,就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就会开始期待你等下会讲出怎样的答案。你回答的时候,他也会听得比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