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与被爱,它们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不过,现实中爱的天秤是很难维持一种永久的平衡,生活的细节会向我们讲述这一回合谁付出得更多,下一回谁又收获得更少。
当然,渴望被爱依旧是大众所愿,但这也不能排除,那些更加主动去爱的角色,就是通过不求回报而方式来寻找快乐。
《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被爱》
文丨四 喜
1
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一个观念:趁着年轻,找个爱你多过你爱的人。对于这个仅仅由她的人生经历总结而来的观念,我表面唯唯诺诺,暗地里却持着反对意见。
但我从来没有怪她,毕竟她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我爸,到最后离婚了也没有跟我说过这个男人的半点坏话。相反,更多的是,我能感受到她在怪责自己,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被爱。”
那时候我会想,究竟命有多不好的人,才能被这句恶毒的诅咒折磨。心里还因此难过了好几天。然而谁会想到,这句诅咒后来居然应验到我自己身上。
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妈也忍不住扔来一句不屑的安慰:别再想什么爱不爱的,有时间好好想想怎么赚钱吧,等你有钱之后就不缺男朋友了。
用物质来换爱,的确比用时间来换爱来得直接方便,过程就像是到便利店买一碗鱼蛋或者一杯可乐那么简单。但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会逐渐削减我们对爱的期待和渴望。
2
从12岁开始,我就用实际行动来反驳我妈“不够健康”的爱情观。
在胸脯还没完全发育之前,我比同龄人先研究起了爱。年少的爱无新鲜事,无非就是一些可以倒背如流的暗恋、被暗恋的桥段。
男欢女爱,在我眼里就是将一堆或悲或喜的情感放到锅内,加几个吻,再加几滴泪,搅拌均匀就能大功告成,比起分析二元一次方程和相似三角形要容易得多。
我记得,我第一个喜欢的男孩,叫陈。陈是那种常挂在家长嘴边的三好学生。我喜欢他的原因,跟那个年纪的大多数少女的一样,谁还不想当一回灰姑娘,被白马王子看上。
陈每天放学下午都会到校门口的电话亭打电话,而我会掐准时间点,每天假装路过见他一面,偶尔被他多看一眼,也会花个半天揣摩个中的意义。我甚至天真地怀疑过,陈是在那故意等我。
然而陈确实是在那等人,但那人从来就不是我。毕业典礼那天我鼓起勇气跟陈摊牌,我说你真蠢,被人暗恋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陈客套地回了句:谢谢你,但我还是喜欢聪明一点的女孩。
被爱的人没有错。这是我初中生涯里学到的最后一个道理。男欢女爱的确比我最初想的复杂,但这也不难理解,一个连勾股定理都记不住的人,是很难被爱上的。
3
16岁那年,我把人生第一次不被爱的元凶,锁定为我见不了人的学习成绩。
你说如果当初我能好好学习,说不定就能成为跟陈一样聪明,就算陈对我没*,还是会有像“我”这样的人每天跟着自己屁股跑,也不至于沦落到最后无人来爱的境况。
但等我真正搞明白了数学书中的每个章节,我才明白爱的复杂程度还是超出了我认知的范围,我没有办法套用课本上的任何一个公式算出它的答案,就好比后来我再次被暗恋的男生发好人卡,原因竟是我学习成绩太好。
不聪明的时候不被人爱,聪明的时候也不被人爱。
爱啊,真的很让人左右为难。
4
上了大学之后,我谈过几段不咸不淡的恋爱。有些是我主动表白,有些是我被动接受,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对方先提出分手。爱人的方式我试过好多种,大概是运气不佳,就是没有一种能激起对方渴望长久相处的欲望。
我妈在某个夜晚给了打了一通电话,她在电话里提起了很多当年的事情,多半是跟我爸有关的。她说用力去爱一个人真的是他妈的累啊,你说我这么爱你爸,他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要跟我离婚呢。不过这也是件好事,起码最后还是由我来饰演爱的角色,伤心的就不会是你爸了。
我也忘了后来她还说了些什么,唯一有印象的,是她在电话里头反复地说她对不起我,把不被爱的基因遗传给我。说到最后就嚎啕大哭起来。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翻篇了。第二天醒来之后,我妈就发信息给我说要跟小男朋友去看演唱会。
说实话,我有时候挺羡慕她的,无论心里有多难过,还能时刻把自己伪装得光鲜亮丽。
5
今年九月底的时候,我去了一趟成都,一来是想认真逛逛那儿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二来是想看看我跟阿海有没有在一起的可能。
阿海是我一年前在交友软件上认识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傻不拉几的大男孩。从成都来广州过年,大半夜跟朋友喝醉了找不到回家的路,然后就上交友软件随便找了个附近的人,问我能不能把他带回家。
那夜我大概是被冷风吹坏了脑袋,居然鬼使神差地将他接回了家。阿海躺在我家的沙发上,嘴上反复说着“无以为报,要以身相许”。我倒希望他说的是真话,好让我试试被人用力去爱的滋味。当然,等他清醒之后,还是我爱他更多。
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三分靠时机,七分看努力,还有九十分要看命。
我试着用5天的时间去熟悉这个有阿海的城市,我逛了春熙路,看了张大千,吃过凉粉锅盔和红油抄手,努力假装自己对这个城市了如指掌,但就是得不到阿海的认同,哪怕是一句出于冲动的“不如留下来吧”。
又一次不适合被爱。
时至今日,我算是同意了我妈最初的那个观点——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被爱。但我跟她的理解稍有不同,不被爱的人固然存在,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要对爱丧失所有希望。
不被爱,又不是不能去爱,做不了被爱的那个,主动爱多几次又何妨。要是40岁还是跨不过这重山,大不了学我妈一样用金钱来换爱,还是可以每天活得光鲜亮丽。
爱从来讲求的不是得失,而是能否尽兴。
你说是吧。
编辑:李四毛
投稿
↓ 你也有不被爱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