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找到你》:中国妈妈,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日期:2018-10-12 20:31:06 作者:周小宽 阅读:

《找到你》:中国妈妈,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山茗

  《找到你》,是一部催人泪下电影

  三个妈妈,一个有抑郁症过往离婚抚养权被抢走;

  一个要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忙着工作,被认为是“不配当妈”;

  一个嫁给了暴力恶劣男人,在孩子病危时,爸爸却不能来配型挽救孩子的生命……

  她们都想做“最好的妈妈”,将“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拼命努力,但结果呢?

  《找到你》,用极有张力的三个妈妈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好妈妈,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妈妈们要看到的是,别对“成为一个好妈妈”过度苛责,你已经很努力,但每个人都有努力了却做不到的事。

  而身为父亲男性们,如果能够理解女性的这些努力、达不到的无力感还有艰难,就是对妈妈的一种理解和看见。

  你能不能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妈妈

  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妇女?在婚姻中煎熬,还是毅然单身这是电影提给观众问题。这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妈妈都知道,自己的抉择不仅仅是自己的,也关乎着孩子的人生。所以,很多人都试图在电影之后,寻找自己的标准答案

  但现实往往是——这个完美答案,是不存在的。

  重点不是,你选择怎样平衡事业家庭,选择待在婚姻里还是做一个单亲妈妈。而是,你要意识到,你永远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

  而你,能否接受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呢?

  很多时候,压垮妈妈的,并不是物质艰难或者带孩子行为上的辛苦,而是内心的煎熬。

  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这个强烈愿望,让她们无法包容自己:

  焦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苛责自己每一天的缺失差错

  特别是看到孩子的种种细小的问题,觉得都是因为自己很糟糕

  这样的思路,是很多妈妈能力耗竭的根源

  就像这部电影里面,律师李捷,要求自己拼命工作,要用物质保障孩子的抚养权和未来,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

  姚晨 饰李捷

  保姆孙芳,要求自己拼了命也要救活身患绝症的孩子,让不愿意来配型的爸爸参加手术,筹集不可能筹得到的钱。

  马伊琍 饰孙芳

  当然,这就是妈妈的本能,然而她们也因为这样一种本能——要给孩子最好的——而将自己逼到绝境

  再看生活中,在日常养育孩子时,事无巨细,给自己提出各种要求的妈妈,比比皆是

  我的一个来访者对我说,她不能接受自己在孩子的事情上做得不好“我不能接受别人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样的评价”。

  然而,在现实中,妈妈身边的至亲家人伴侣公婆父母),对这个妈妈随意评价,毫不共情,要求苛刻,则会让妈妈,陷入更加无从喘息境地

  这才是很多妈妈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共同的糟糕的生态环境

  现在做一个好妈妈,为什么这么难

  当妈有那么难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不理解,来源于“经验”。

  比如一个妻子丈夫表达自己带孩子很辛苦,焦虑又疲惫。其实她想说的是我内心的疲惫更甚于身体的疲惫。

  但这个丈夫很可能会轻飘飘地说一句:

  “原来我妈带四五个孩子都没有像你这么累,我妈当时还要下地干农活,我们不也长大了,怎么你现在带一个孩子,还有谁谁谁帮忙,你却这么累?”

  就算这个丈夫是用比较温和口吻,这个妈妈体验到的,也是“不被看见”的孤独

  丈夫过去的经验其实给他带来了一个误区实际上,我们的妈妈那辈养育孩子和当下的很多妈妈养育孩子,已经完全不同

  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几乎没有关于“心理学”的认知,他们不知道“感受”“情绪”“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回应和看见孩子的需求有多重要

  因为不知道,所以妈妈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就是好妈妈。

  但现在,心理学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这就是认知的升级

  很多妈妈都知道,自己和丈夫正在建立孩子的原生家庭,无疑的,现在做妈妈比过去做妈妈要难得多。

  以前,你只要让孩子吃饱就好。但现在,你会关注孩子的感受、情绪、习惯,你会思考、观照、反省

  你开始考虑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帮助孩子建立起有力人格的妈妈。如何才能给孩子心灵滋养

  但,这恰恰是困难的。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能力,而不是劳动能力。

  提供给孩子精神养分的妈妈,需要很多很多心智的给予,而且这个过程是不间断的。

  电影最后有一句台词说,母爱都是伟大的。但是我想说,上一辈的母爱是伟大的,现在的母爱也是伟大的。

  可是,因为认知的升级,我们对妈妈的要求已经改变了。

  当代妈妈所面临的挑战,和二三十年前的妈妈完全不一样

  什么是对妈妈最有力的支撑

  对一个妈妈来说:

  生育孩子躺在床上的时候,是剖开自己第一刀;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剖开自己第二刀。

  而这第二刀,会更痛苦剧烈,这是一种心灵层面的打开。

  我有不少女性的来访者,她们会在咨询中谈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一些细节产生的强烈感触

  她们迫切希望能赶紧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妈妈,给孩子提供一个最好的开始,至少不要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

  但,这样的妈妈给自己的压力也非常大。很多对自己要求高的妈妈,常常会陷入对自己的苛责,而这种苛责却无人能懂。

  电影提出了一个问题,努力工作还是全职在家陪伴孩子,究竟怎么选才是最好的。

  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无论你是做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场上打拼,都有利有弊。

  所以妈妈需要去接受这种遗憾,不要将自己逼得太紧,这是身为妈妈必须要有的对自己的关怀和接纳。

  无论你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当你去回应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去接纳包容给予爱,其实你内心的消耗也很大。

  如果追求完美,不断苛责自己,你最终会被耗干精力

  你要允许自己表达累,而不是说因为母爱很伟大,就应该24小时无微不至关心孩子。

  有的时候,你真的做不到,而这种做不到,是可以表达的。

  最后写给男性的话:

  男性,如果能更多地理解女性为什么会觉得疲倦,无力;

  如果能承认,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确比上一辈艰难了很多;

  如果能意识到,在你看不到的时候,这个女人为了成为一个给予孩子更多心灵养分的妈妈,所付出的努力无处不在……

  那么你也许会对身边的这个女人少一些责备和要求,多一些看见和理解。

  要知道,照顾孩子的心灵,远比照顾一个孩子的身体和生活难得多。而你的一点理解和看见,对身陷“要当个好妈妈”的挑战的女人来说,是宝贵的。

  改变妈妈的困境,爸爸所能做的是什么?

  也许爸爸能做的不多,但爸爸可以去做的,就是“去理解”

  丈夫可能觉得,如果我没有办法我的妻子变得开心起来,如果我没办法让这个孩子不吵闹,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但其实不是这样。

  很多妻子,渴求的并不是完全解决一个问题,而只是被看见、被理解。

  如果男人能去理解,自己的妻子真的不容易

  能去理解,妻子这个个体,能力也是有限的;

  能去理解,尽管母爱伟大,但这个妈妈也不能100%去满足自己的孩子;

  能去理解,这个妈妈因此产生的自责、内疚和无力……

  我想,这是对于女性,最有力的支撑。

  作者:周小宽

  心理咨询师。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已出版新书《你不必更好,也很好》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周小宽()。

  主播 | 山茗,主持人用心的朗读者。愿我的声音,可以伴你同行。微信公众号:山茗为你而读

  今日话题

  亲爱,你是一个要求自己完美的妈妈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

  一学就会的家排课 

  喜欢,就点个赞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找到你》:中国妈妈,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