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锦宇 图/网络
◐
小时候天是蓝的地是黄的,山是绿的水是青的,而我的梦却是无色的。
风也曾猛烈地吹,树也曾剧烈地摇,山鸟也常常突然惊魂般的嚎叫,但我的心却总是很坦然;电也闪雷也鸣,倾盆大雨也曾倒过,山洪也总是肆无忌惮的爆发,可我的内心深处却不曾感到过一点害怕。
粗布衣、红薯饭,一天到晚拼命干的年月,我的心却是平静和欢悦的;土坯墙、泥瓦屋,石头院子泥土路的日子,我却很知足。
在人生的前二十年,我漫漫的成长史中,真的没有记载下一丁点儿的浮躁和不安。
所谓的“焦虑、厌烦、急功近利,这山盼了那山高”,都是我明净的心溪里不曾流动过的词句,而代替它们淙淙浅唱着的总是那些“从容、平和、乐观向上”的歌。
也许是我真的很愚钝,也许是四围的大山像屏障一样阻挡了我的蜕变,把我保护在一方纯净的真空里。接着的二十年我的心依然像涧底的深潭,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宁谧与平和里幸福甜美地流淌。
身边围着的总是那些质朴淳厚的山民。我的视线里总开放着那些可亲可敬的笑脸,我的耳朵里总萦绕着那些可歌可颂的故事。他们厚道的风尚美德,他们感人的语言行为,为我编制了一本本真实而美丽的乡土教材。
我认真地学习研修并教授给我的学生们,在这学与教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养护了我宁静的心态,抵制了外面世界那精彩纷呈的诱惑。
当外面那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以纸醉金迷、腐化变质的形式从电视里杂志上闯进我眼睛的时候,我总是淡淡一笑把它们归结为外星系的故事仰或是吴承恩们在寂寞难耐时杜撰的消遣小说而已,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有亲如一家的村民们互相关照着,只要有情同兄弟的好友亲朋们互相帮衬着,不管月缺月圆,我的梦里都是歌,也不管晴天雨天,我的工作与生活都是那样的有意义,闪耀着神圣而美丽的光环。
◐
科技的发展无疑要突破各个领域,世界各处再也没有了无人问津的桃花源。尽管周围的大山依然挺着高高的脊梁日夜为我们守护,但是交通、通讯等还是穿透了他的胸膛把外面的世界推了进来。
楼房林立、银线凌空、汽车长鸣,柏油路村村通。彩电音响家家有,手机电话老少都会用。姑娘小伙因此而走向山外,媳妇孩子因此而迈进山内。电脑网络也跟着他们网遍了现代化的乡村。
因特网上的“病毒”也无可避免地侵蚀了质朴的乡民的心:贫富出来了,攀比出来了,冷漠出来了,浮躁和焦虑也都出来了,我的心也开始跟着这剧变的形势而开始躁动与不安。
虽然谈不上忧国忧民也大可不必去杞人忧天,但我忧民凤不古美德难存。当我看到身边的某些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见风使舵唯利是图,完全丧失了人格灵魂而居然冠冕堂皇招摇过市的时候,我的心境里再也没有了平静。
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事业就变得索然无味。尽管还是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却再也找不到了乐趣可言。那所谓的奉献所谓的追求都茫然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烦躁与日俱增,精神和灵魂在苦不堪言里挣扎和厮打,心灵里再也找不到几处宁静的港湾。
◐
守住心灵的宁静!我常常给自己鼓气。
因为我知道无论在怎样的世风下,只要自己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不贪图便宜不拜金不畏权,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快乐就会永远属于自己。
守住心灵的宁静,我相信我用古老的纯朴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一定会换来同样真诚的回报。
事实果然如此,如今在我身边还发生着这样的事,比如在某一个寒冬的早晨,我小儿子会突然看到一双崭新的小棉靴放在我家门前。
又比如我们学校的食堂里,会常常收到一些不知名的村民送来的倭瓜红薯和各种新鲜蔬菜,他们从没有要过报酬,只想帮我们让孩子们吃得更健康。再比如今年寒假里,我们的自来水管上了冻,附近的村民得知后就主动给我送来一担担水。
这些很古老的故事依然在我身边发生着。它们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瓣把我曾经发浮动过的心染得清爽馥郁。
守住心灵的宁静,我还常常去“跋山涉水”。用大山那默默无言的厚重及溪水那纯净无瑕的流淌,刷洗时常蒙蔽上心头的污垢。
也去观日赏月,看云识雾,借大自然无私无畏的悠闲与从容,释放心中来自现代的压力。从而真正地达到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境界。
无欲心自安,心静自然爽。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心境的是高人。
我虽平凡,但我可以努力地克制自己的私欲,把心绪固守在一种纯洁的平静里,泰然面对眼前的红尘世态,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让心灵的花朵永远开放在一片净土上……(2011.3.10)
*作者︱吴锦宇:河南省.方城县育才学校初中部教师,微信公众号「青眼有」专栏作者。
无欲心自安,心静自然爽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