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瘦
撩我*:shoummm001
1
听说现在的暑假,不仅仅是旅游旺季,还是整容旺季。
上周表妹过生日,我去她家吃饭。吃蛋糕环节时,我听到我姑姑和表妹朋友的妈妈们在聊给孩子微整的事情。
其中一位妈妈用很平淡的语气说:不快,我女儿班上已经好几个趁暑假去弄双眼皮了。
我姑姑顺势问:去哪家整的?价格怎么样?
我听了更吃惊了:不是吧,表妹也要整啊?她已经双眼皮了啊!
听他们聊那么起劲,我不禁有点慌,我下巴有点短,是不是也要去整整?
2
“我们班一共32个人,以前是单眼皮的女生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有几个男生也去割了,现在班里单眼皮只剩下七八个人,我今年暑假也去弄了,总算是完成一个心愿吧。”
“这班上的同学都去做了,你总不能落后人家吧?更何况美丽是一种早期投资,得趁早为将来做准备。”
不由得想起之前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一位母亲带着年仅七岁的女儿去割双眼皮,引发争议。
按理说,现在整容越来越低龄化,是因为人体基因越来越劣质了吗?也不是,是人类的惰性越来越大,因为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只好照搬“多数人”的做法:反正他们都这样做了,我照着做准没错。
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怕孤独,也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只要别人有了,自己也得有。
却从来没想过: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对自己有没有帮助的。
盲目跟风,然后随波逐流。
3
我想起上个月看的一个新闻,杭州一名孙女士的儿子因为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出国游学活动,焦虑得彻夜难眠。
相信这种焦虑感,为人父母都有过:大家都这样,就我孩子没这样,实在有点丢人啊!
孙女士说,自己的家庭经济本来就一般,去一趟游学,至少三万块,相当于她三个月的工资。
其实我特能理解孙女士的心情,不给孩子报吧,孩子在班上会变得不合群,受排斥;给孩子报吧,没那么多钱啊……哎,想想我们以前读书,哪有那么多蛋疼的事情呀,还不是照样考了本科,找了好工作。
这新闻当时争议很大,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不过在我看来,出国游学固然是为了给孩子增长见识的,但不知你有没发觉,它其实已经成为一股跟风和攀比的热潮,成了家长暗地之间的较量。
4
不说新闻,就拿我现在住的那个小区来说,补习社才艺训练营到处都是。
每天下班,我都能看到家长们站在门口议论纷纷:要给孩子报什么补什么,孩子得从小抓,一定得多才多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然会落后别家孩子。
有一回,我在楼下看到一家长使劲拉着自家小孩,小孩奋力挣扎:妈妈我很讨厌小提琴!我不想学!为什么你非要让我学!
家长也不甘示弱:你看五楼李阿姨的女儿,都能代表年级参加比赛了!你没点儿才艺怎么行!
我觉得这些家长就好像赶鸭子上架似的,给孩子一股脑儿塞一堆东西,管他消化不消化,塞了再说。
你见过打水的西瓜吗?不甜是吧?
这么比喻可能俗了点儿,但仔细想想,孩子尚小,成长发育都要一段过程,走捷径或强行逼迫的结果,只会反作用。
5
我说我很讨厌数学,老妈说你看大家都学,而老师呢,为了赚钱,苦口婆心地逼逼一堆学奥数的好处,刻意给家长营造一个“奥数热”的现象,怂恿你去跟风。
等到周围的人开始结婚生子了,爸妈和亲戚又开始催你:你看谁谁都结婚了,你也是时候了!
我们的人生因为统一化而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明明白白,几乎不用思考,只要跟着大家去做,准没错。
其实这世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要走的路也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
但在很多家长眼里,他们想的是:别家孩子都这么优秀了,我家的也决不能落后。
等到我们有了孩子后,我们也终于成了当年的爸妈:在各种大环境打压下盲目跟风,根本没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
我始终相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过上属于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当然,我也不希望我孩子以后也这样。
那样活着多累,多没意思啊。
就给小瘦点个赞吧
看完有任何想法
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小瘦个人号
▽长按*▽
“你离婚了,好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