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听读小妹
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却被老板一条微信赶回电脑旁,家里成为另一个办公室。
微信的广泛使用,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也让很多人被微信“绑架”,压力和焦虑与日俱增。
今天这篇文章,小妹想分享给所有的人,谁不是一边咒骂生活,一边努力奋斗。毕竟,比起焦虑,更要人命的还是穷病。
1
最近,一则“下班时间没回复老板微信群消息被辞退”的新闻刷爆了小妹的朋友圈和微博。
来自浙江宁波的王女士在深夜收到了公司微信群信息,上司写道“要求在十分钟内上交数据报表”。
不过消息收到时王女士已经睡下,没有及时回复。
“下班后工作微信到底该不该回?”
“单位无权要求职工下班后有事必回。应尊重职工休息权,不应随意侵占职工休息时间。”
毕竟失掉工作,又要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步入职场后,说好的“朝九晚六”在频繁的压力和加班面前早已不见,而微信出现后24小时的工作微信轰炸更是屡见不鲜。
但每次下班后仍然会被公司群、客户群的消息轰炸,如果10分钟不回复,电话就要打来。
为了完成工作,这位粉丝完全没有时间顾及朋友、家人,使得自己经常遭遇家人的埋怨和朋友的吐槽,朋友也越来越少交流。
可即使这样,她仍经常在梦中被微信的提示音惊醒。
“恨不得卸载了微信去装死,谁也找不到我。”
这种状态,几乎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工作和生活被紧紧缠绕在一起,就像一张被微信布下的蜘蛛网,黏在中间无法逃脱。
2
微信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沟通软件,工作生活聊天支付无孔不入。
不少职场人士表示:
因为微信,自己已经成了“7×24小时”全年无休的公共客服了。
“不管任何时间地点,只要*留言就能找到你!“
这也使得很多人公私不分、时间错乱。
“感觉自己完全是在为工作而活了!”
工作和生活被微信以更加紧密的形态捆绑在一起,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应运而生。
下班期间,职工理应得到充分休息。
用人单位应该尊重职工的休息权,不应随意侵占职工的休息时间。
从法律的层面来讲,下班时间当然是你的个人时间,公司无权占用,用下班时间完成工作任务应属加班。
但说是这么说,却没人有这个底气。
真敢这么干的人,八成是家里有矿吧!
本是好意的“家长群”无意中给老师和家长增加了大量负担和压力。
有了家长群,老师觉得是在天天开“家长会”,如果疏忽忘记回复哪位家长,就有可能被误解为对孩子不够关心,甚至被家长投诉;
家长们也觉得要不停地给老师回应刷存在感,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关注。
最终家长和老师都是身心俱疲。
而之前一位吐槽公司微信群的95后的微博也被热转。
刚刚入职的她因为在连续加班了三周后,在没有被通知周末继续加班的情况下选择在家休息一天,醒来却被指责:
“全公司都在加班,你却睡了一天”。
在被公司微信群通报批评后,一怒之下,她选择了辞职。
很多人在为她心疼时,却也在感慨自己,无时无刻不想要逃离微信,却没有逃离的勇气。
“我们的生活早已经因为微信,被工作馋食了,但我们却只能默默接受。”
被微信“绑架”,却又不得不屈服于微信的无奈,才是现在年轻人的常态。
3
微信吞噬人们生活的情景,连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曾毫不避讳地指责,
但并没有人听到。
也有不少人在讨论,微信是不是导致了我们日常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焦虑难忍,是否让人际关系更加冷淡……
没有微信,我们大概活不过1天。
早上醒来,我们第一件事不是给伴侣盖上被子,而是熟练地摸起手机,看查看并回复遗漏信息;
上班路上堵车时间,人还未抵达公司,工作群已经狂轰滥炸;
熬到下班,走到半路,领导客户的要求不期而至,赶回家加班直到深夜,陪孩子陪爱人的计划全部取消;
加班到凌晨,刚打算睡觉,工作群里的@再次亮起,习惯性拿起手机阅读信息;
……
这就是微信时代,我们的日常。
没有人敢于尝试,离开微信的生活会是怎样。
2016年,腾讯研究院发起了一场“社交斋戒实验”,并征集志愿者参与。
实验中,参与者设定为每日使用微信时长不超过30分钟,实验时长为15天。
不用微信,焦虑情绪反而会上升。
斋戒后,短期内可提升对工作/学习的投入,但由于无法参与公共讨论,缺乏集体空间的温暖,长期不利于工作/学习。
今年年初,企鹅智酷发布了一份《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报告中显示:
其中,担任企业管理岗位的受访者中,有高达74.3%的用户表示,新增好友多为同事或同行。
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后,微信和工作又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社交。
成年人的生活,早已被微信“绑架”,不敢离开,也不能离开。
4
当然,现代人的焦虑,并不只是来源于微信,但却被微信无限放大。
前短时间,一篇题为《凌晨三点不回家》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其中被信念和理想支撑而拼搏的人们让我们感动。
微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工作,也方便了老板、客户、业务往来者。
被吞噬、被占据,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宿命。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默默接受了在微信的号令下工作生活,随时待命。
我们有多久没有扔掉微信,好好和自己的爱人亲密一下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好好和自己的孩子玩耍一天了?
5
微信并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方式。
点击图片可保存分享到朋友圈
它只是一款社交工具,不应当承载我们压力和焦虑。
只是焦虑、不安、开心、快乐,都可以在上面传播,工作也是一样。
在这个事件里,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不相符的性格基调和行为方式。
工作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双方适应才能达到最好的协同效果。
今天我们可以被微信所绑架,明天我们可能又会被别的社交工具、工作软件所绑架。
成年人的世界里,该回的的微信还得回,该做的工作加班也要做完。
毕竟,我们还是太穷了。
-END-
作者:葱鱼饼,听读馆馆员——吉匆匆、小鱼儿和阿饼。听百味故事,读有趣人生,听读馆伴你度过孤独且有趣的时光。转载*听读馆()授权。
你可能还想看
▼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伴你度过孤独且有趣的时光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