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微信绑架的年轻人:“不回消息就滚蛋!”
日期:2018-09-19 21:17:07 作者:听读小妹 阅读:

被微信绑架的年轻人:“不回消息就滚蛋!”

  文 | 听读小妹

  你有没有类似体验,拖着疲惫身体下班回家,却被老板一条微信赶回电脑旁,家里成为另一个办公室

  微信的广泛使用提升沟通效率,也让很多人被微信“绑架”,压力焦虑与日俱增

  今天这篇文章,小妹想分享给所有的人,谁不是一边咒骂生活,一边努力奋斗。毕竟,比起焦虑,更要人命的还是穷病。

  1

  最近,一则“下班时间回复老板微信群消息被辞退”的新闻刷爆了小妹的朋友圈微博

  来自浙江宁波的王女士在深夜收到了公司微信群信息上司写道“要求在十分钟内上交数据报表”。

  不过消息收到时王女士已经睡下,没有及时回复。

  但第二天准备回复的王女士就收到了公司的辞退通知

  一时之间,这件事情引发轩然大波

  “下班后工作微信到底该不该回?”

  今天,宁波工会发声力撑王女士,并明确表示

  单位无权要求职工下班后有事必回。应尊重职工休息权,不应随意侵占职工休息时间。”

  虽然工会的声明让我们欣慰,但很多人也表示无奈

  毕竟失掉工作,又要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步入职场后,说好的“朝九晚六”在频繁的压力和加班面前早已不见,而微信出现后24小时的工作微信轰炸更是屡见不鲜

  离开微信一会儿,未读信息就会爆炸,让人不得安宁

  小妹在后台就曾收到过这样一条满是辛酸的留言。

  一位粉丝自己毕业实习中,签约时合同规定9*作。

  但每次下班后仍然会被公司群、客户群的消息轰炸,如果10分钟不回复,电话就要打来。

  为了完成工作,这位粉丝完全有时间顾及朋友家人,使得自己经常遭遇家人的埋怨和朋友的吐槽,朋友也越来越少交流

  可即使这样,她仍经常在梦中被微信的提示音惊醒。

  “恨不得卸载了微信去装死,谁也找不到我。”

  这种状态,几乎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工作和生活被紧紧缠绕在一起,就像一张被微信布下的蜘蛛网,黏在中间无法逃脱。

  2

  微信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沟通软件,工作生活聊天支付无孔不入

  它给我们带来便利,却也无意间“延长”了我们的工作时间。

  不少职场人士表示:

  因为微信,自己已经成了“7×24小时”全年无休的公共客服了。

  “不管任何时间地点,只要*留言就能找到你!“

  这也使得很多人公私不分、时间错乱

  原本因为工作而产生的压力,被微信愈加放大。

  感觉自己完全是在为工作而活了!”

  工作和生活被微信以更加紧密的形态捆绑在一起,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应运而生

  不过,在下班后,公司究竟有没有权力要求你“有微必回”?

  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利

  下班期间,职工理应得到充分休息。

  用人单位应该尊重职工的休息权,不应随意侵占职工的休息时间。

  从法律层面来讲,下班时间当然是你的个人时间,公司无权占用,用下班时间完成工作任务应属加班。

  但说是这么说,却没人有这个底气

  真敢这么干的人,八成是家里有矿吧!

  为生活奔波的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忍受微信的轰炸和折磨

  之前教师节时,就曾出现教师群体对“微信家长群”的吐槽。

  本是好意的“家长群”无意中给老师和家长增加了大量负担和压力。

  有了家长群,老师觉得是在天天开“家长会”,如果疏忽忘记回复哪位家长,就有可能误解为对孩子不够关心,甚至被家长投诉;

  家长们也觉得要不停地给老师回应存在感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关注

   

  最终家长和老师都是身心俱疲。

  一个微信群,没任何实质帮助,却累“死”一班人

  而之前一位吐槽公司微信群的95后的微博也被热转。

  刚刚入职的她因为在连续加班了三周后,在没有被通知周末继续加班的情况选择在家休息一天,醒来却被指责

  “全公司都在加班,你却睡了一天”。

  在被公司微信群通报批评后,一怒之下,她选择了辞职。

  很多人在为她心疼时,却也在感慨自己,无时无刻不想要逃离微信,却没有逃离的勇气

  “我们的生活早已经因为微信,被工作馋食了,但我们却只能默默接受。”

  被微信“绑架”,却又不得不屈服于微信的无奈,才是现在年轻人常态

  3

  微信吞噬人们生活的情景,连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曾毫不避讳地指责,

  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太长、频率太高了。”

  张晓龙曾沉重地呼吁:希望大家远离微信。

  但并没有人听到。

  也有不少人在讨论,微信是不是导致了我们日常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焦虑难忍,是否让人际关系更加冷淡……

  甚至他们都开始尝试,过没有微信的日子

  但现实,给了我们残酷一棒。

  没有微信,我们大概活不过1天。

  早上醒来,我们第一件事不是给伴侣盖上被子,而是熟练地摸起手机,看查看并回复遗漏信息;

  上班路上堵车时间,人还未抵达公司,工作群已经狂轰滥炸

  熬到下班,走到半路领导客户的要求不期而至,赶回家加班直到深夜,陪孩子陪爱人计划全部取消;

  加班到凌晨,刚打算睡觉,工作群里的@再次亮起,习惯性拿起手机阅读信息;

  ……

  这就是微信时代,我们的日常。

  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10亿,渗透进社会的每个角落

  没有人敢于尝试,离开微信的生活会是怎样。

  2016年,腾讯研究院发起了一场“社交斋戒实验”,并征集志愿者参与

  实验中,参与者设定每日使用微信时长不超过30分钟,实验时长为15天。

  实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不用微信,焦虑情绪反而会上升。

  斋戒后,短期内可提升对工作/学习投入,但由于无法参与公共讨论,缺乏集体空间温暖,长期不利于工作/学习。

  今年年初,企鹅智酷发布了一份《微信2017用户研究商机洞察》报告中显示:

  57.22%的受访者表示,新增好友多为泛工作关系

  其中,担任企业管理岗位的受访者中,有高达74.3%的用户表示,新增好友多为同事或同行。

  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后,微信和工作又占据了我们的全部社交。

  七成的好友是同事同行业务往来者,八成的用户使用微信办公。

  成年人的生活,早已被微信“绑架”,不敢离开,也不能离开。

  4

  当然,现代人的焦虑,并不只是来源于微信,但却被微信无限放大。

  前短时间,一篇题为《凌晨三点不回家》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其中被信念理想支撑而拼搏的人们让我们感动

  但相比于他们的主动牺牲,我们的生活更像是被微信被动捆绑。

  微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工作,也方便了老板、客户、业务往来者。

  被吞噬、被占据,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宿命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默默接受了在微信的号令下工作生活,随时待命。

  这种方式我们不开心,但行动上早已默许甚至接受。

  成年人的世界,是想得到改变不了的心酸

  点击图片可保存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有多久没有扔掉微信,好好和自己的爱人亲密一下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好好和自己的孩子玩耍一天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不看工作群,安安静静和父母吃个饭聊聊天了?

  甚至我们有多久没有关掉微信,在周日早上睡到自然醒了?

  5

  微信并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方式。

  点击图片可保存分享到朋友圈

  它只是一款社交工具,不应当承载我们压力和焦虑。

  只是焦虑、不安、开心、快乐,都可以在上面传播,工作也是一样

  在这个事件里,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不相符的性格基调行为方式。

   

  工作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双方适应才能达到最好的协同效果

  今天我们可以被微信所绑架,明天我们可能又会被别的社交工具、工作软件所绑架。

  因噎废食废掉微信并不是解决之道。

  成年人的世界里,该回的的微信还得回,该做的工作加班也要做完。

  毕竟,我们还是太穷了。

  -END-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撩”,会有惊喜

  作者:葱鱼饼,听读馆馆员——吉匆匆、小鱼儿和阿饼。听百味故事,读有趣人生,听读馆伴你度过孤独且有趣的时光。转载*听读馆()授权。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长按识别*,伴你度过孤独且有趣的时光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喜欢就点个赞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微信绑架的年轻人:“不回消息就滚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