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香港的印象,
你会想到什么?
抑或港剧、港星、
这些或许都有,
但在香港繁华璀璨的背后,
有些现实,也让人不忍触碰。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现实之一:
而是全港最穷的深水埗。
每尺(约0.09㎡)
租金可高达300元。
它们藏匿在深水埗的街头巷尾根据不同类型,被贴切地称之为笼屋、劏房、棺材房···
保守估计,时至今日仍有近20万人“笼民”居住在这样恶劣局促的环境中,这里,是繁华的霓虹也无法照亮的地方。
白天辛苦谋生,
20万人就要挤进这样的家中。
01
笼 屋
顾名思义,
用铁丝网圈出一块卧榻之地。
低收入的年轻人若是老来没攒够足够的存款,领着杯水车薪的补助金,能住的便只有每月2800港币的笼屋。
密密麻麻的笼屋,
一般建在深水埗的危楼,
最多能住到200人左右。
联合国曾斥责:
“笼民”们也自嘲,
住在这儿就像孤儿,
还谈什么做人的尊严。
至少可以免于街头露宿,有的租客甚至已经蜗居在“笼屋”长达40年之久。
02
劏 房
面积却通常小于8㎡,一个小单间,
每月要2500~4000人民币。
劏,是割的意思,
顾名思义,把一间住房,
然后租给多家住户。
人均居住5.7㎡,
已经将小屋填得满满当当。
然而厨房跟厕所,
成人忍忍或许还能过得去,
但这还住着4万名儿童,
在获36届金像奖多个奖项的电影《一念无明》中,曾志伟扮演的父亲和患有躁郁症的儿子便住在劏房里。
十几天在劏房拍戏,
曾志伟对媒体坦言:
“怎样豁达的人,
在里面慢慢都会受不了的,
很多房连窗都没有。”
03
“棺材”房
有些人,
每晚都睡在“棺材”里。
“棺材”房,
大都是在板间房基础上,
每间约1.5㎡,
租金每月1500港币,
由于太过狭小,
仅仅放得下一张单人床。
人在房间里,
只能硬生生躺着,
“棺材”房因此得名。
吃喝拉撒,
所有的活动,
只能围绕这张床上进行。
甚至有的房间,
太过狭小,
睡觉腿都伸不直,
只能过弯腰屈膝的日子。
前前后后花了4年时间,摄影师Benny Lam拜访了100多个在香港老旧小区的隔断间,“拍完这组照片回到家,我哭了。”
住在这样的环境中,
但他们大多已经麻木。
“我还没死,
就已经立起了四块‘棺材’板。”
除了这些,
还有触目惊心的厕所房,
防无可防。
多少人到香港游玩,也会误以为维多利亚港中环、尖沙咀就是香港的全貌。
生活,或许从来没有
要紧的是,不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应以心为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