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宽原声)
你说大海很美,他说淹死过很多人;
你经常晚上和同事朋友吃夜宵唱K,他认为“9点不回家的都不是好女孩”;
.....
三观合有多重要?
前不久一份《中国95后数据报告》出炉,在“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这一项调查中,「三观一致战胜了性格,外表、经济条件、学历水平,跃居榜首。」
错。
如果你照着三观合,去找另外一半,
以为只要两人婚前三观是一致的,
01我们很善于,也很喜欢,
因此才有,很多人都听过的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的婚姻应该是三观相合的一个婚姻。
会发现其实所谓幸福的婚姻是怎么来的,可能并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答案。甚至也没有什么参照体系。
我们之所以弄出了一个答案——三观合,是因为我们太需要一个答案,让我们不那么焦虑。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
三观相合,如果真的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
可以说,并没有什么三观完全相合的婚姻。
想象两个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遗传,不同的养育下长大的两个人,
但是我们在讨论的,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很多事情都会有细微的差异。
也许有人会喜欢古典文学,也许有人更爱读今日简史。
仅仅是在文学门类,两个人都可能有完全的不同。
就算都爱好文学,又未必真的有话题。
所以说,什么是三观合?合到什么程度算合?
02如果不再依赖,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三观合,
那么面对这个真相,我们该怎么办?
在婚姻里,
也许,用情商这个词不是那么合适,姑且叫做情商吧,
因为两个人之间有一致固然好,
这才是真正的功课。
与其寄希望于从一开始就找一个三观绝对和的伴侣,其实这是不存在的,还不如在婚姻中修炼一下内功,提高自己的情商。
婚姻里的情商是共情、包容,
是你不一定认同我的做法和选择,但是你至少理解我为什么总要这样做这样选。
婚姻情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婚姻里的人都要对婚姻负责。
有这样一句妙语:“婚姻是唯一没有领导者的联盟,但双方都认为他们自己是领导。”
就是,我一定要赢。
赢了又有什么用?
如果把婚姻比作汽车,
爱就是灯光,而包容和理解就是油。
你赢得太多,汽车就开不了了。
03婚姻中的情商,是整合伴侣间这种不一致的能力。
怎么整合呢?
就是去共情对方。
去看一看,为什么他会与我不同?
首先,你需要认识到,无论你多么不情愿去面对,
两个人彼此之间可能也会有很多不同。
何谓三观一致?
如果单纯以消费观、性格、秉性、兴趣爱好去度量这么复杂的问题,其实只是说一句大话,并不确切。
有的人还用外貌金钱地位这种因素去考量三观,就更加是南辕北辙。
人性本来就是多元的,自我本来就是有很多面向的,你们可能在这个方面是相合的,但各自的另一个自我又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两个消费观念完全一致的人,可能在孝敬老人方面又完全不同。
比如两个对于事业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人,可能在养育孩子的方面又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我们理想中的婚姻状态是非要两个在一起的人严丝合缝“适合”,那只是镜花水月,自寻烦恼罢了。
婚姻中的情商——整合不一致的能力,就是对三观不合的一种弥补。
有不同很正常。
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这种不同呢?
反过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不一致,其实就是一种对不同的尊重。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可以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
04当你去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和你有所不同的,
当你意识到他对于事物的理解,和你对于同样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也许,你们的关系也会变得不再剑拔弩张,也许你们的沟通会顺畅很多,
你们不会一开场就掉进“你说的都是错的”,或者“我今天不得不对你投降”的那种你死我活的战场。
即便选择离开,你们也可以少一些伤害和怨恨,多一些温情和美好。
共情对方,就是一种婚姻中的高情商。
就像在心理咨询中一样,为什么来访者面对咨询师容易打开心扉,容易得到治愈,很多情绪问题都能够解决?
心理咨询究竟为来访者提供了什么?
其实,心理咨询里边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共情,就是接纳——你是怎么样一个人走进来,我就接受你是怎么样一个人。
当然在婚姻中这样肯定不容易,也不能只是这样。
你某方面很糟糕,我是不是就要完全去接受你这个糟糕呢?
不是。
这很自然,即——我们彼此之间需要去协商,我们可能需要互相妥协,
但是高情商的婚姻当中是先有理解,
再去协商,再去调整,再去妥协。
如果没有理解和共情,
不但不能解决两个人的分歧,反而会累积很多的情绪。
我怨恨你如此的糟糕,
我责怪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两个人上来就是情绪,上来就是抱怨,甚至是直接的憎恨,你来我往的报复,
那么两个人就没有办法进入到调整、商量、妥协这个第二步。
无论是怎样的调整和商量,
我们带着情绪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的能够让自己在不一致的状态面前平静下来,
如果你总想着,我早知今天就该找个和我三观一致的人,或者你执着于,为什么他三观就是和我不一致呢?
那么估计你会被自责和责怪对方充满内心,难以平静。
但如果,你能够允许并且能够去理解不同,
能够尊重对方和你不一致的这个事实,以及对方已经形成的自我本身,在这一刻,你就能获得一些平静。
举个沟通的例子,就是——
虽然我不喜欢你的表达方式,但是我能够去理解为什么你的表达方式如此的糟糕。
这就是一个人对不一致的接纳。
再举个养育小孩的例子,
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总是非常的焦虑。妻子到了冬天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这一点丈夫很不赞同,因为他觉得其实没必要给孩子穿那么多,穿那么多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但是这位丈夫假如在不赞同的同时,
也能够去理解他的妻子为什么如此焦虑?那就大不一样了。
“或许他的妻子本来就是一个焦虑的人,
而这一点就是他妻子的一个潜意识的动力,和她的父母、她的养育环境、甚至遗传基因有关。
她潜意识的这个部分,没有办法那么快地改变。
妻子就是无法停止地要去做些什么防止孩子生病,
因为她没有办法去承受孩子生病这个不确定的事情,以及这个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带给她的那种,她是个不完美妈妈的感觉。
这是她极度害怕,无力承担的部分,所以她焦虑得必须要给孩子穿很多衣服。”
假如生活中没有咨询,
也许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到究竟在对方身上发生了什么,导致他如此的让你觉得无法理解、不能同意、不能接受,导致他面对一个问题和你想的完全不同。
可是,即便生活中没有心理咨询,
有一个愿意去理解对方的不同,一个愿意去允许对方和自己不同的态度,却是平静自己内在的关键。
心态决定了你的情绪,当然,也决定了你在关系中的体验,和幸福感。
05心态决定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
即便面对着痛苦,心态也很重要。
最后讲一个故事,
正花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麦当娜那样的人。
突然她的人生来了一个机会,能够让正花当歌手出道,嫁做人妇的正花,想要把握住,实现曾经被自己搁置过的梦想。
但是不完美的现实是,与此同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就是身为律师的丈夫政民告诉他的妻子正花说,自己要参加首尔的市长选举了。
但正花又非常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如何取舍呢?谁来让步呢?
正花和她的丈夫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理想。
这是彼此巨大的不一致。
他们俩的这两个梦想也完全代表不一样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意义感。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达成了一致。
达成一致,无外乎就是丈夫妥协了,或者妻子妥协了。
结果虽然是这样,但是在妥协当中发生了什么?
还有这个人做妥协的时候,如何看待自己的这种妥协?
这又决定了两个人的未来和彼此的关系。
心里觉得两个人三观就应该一致的人,那样的人,常常会认为“你应该和我想的一样的,如果你和我所想要的不同,你就是不爱我,那我们不合适。”
那么这样的人做起妥协来,一定比割肉还痛苦。
是以把一个人变成受害者,牺牲者,另一个人变成施虐者变成剥削者为代价的。
可是,假如在妥协前面,发生了深度的理解,
妥协,则有可能是感情的升华。
正花有一段这样的台词:
“政民他有了梦想,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吗?
但是结婚之后他很彷徨,足足有十年,政民都没有了梦想。
我不管了,随他去吧,败点钱又怎样,还年轻着呢。”
这段话,就是正花试图在完成对她老公的理解。
他为什么突然要去选市长?
也许这个决定看起来还有点世俗,
但是政民,结婚十年过得既彷徨又无聊,
而今他找到了一件让他重燃战斗力的事情。
即便这件事情在正花看来,她并没*,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但是她理解了他。
政民身上消失的东西是什么?
正花愿意去理解这个部分。
我并不鼓励任何人去做妥协的那一个。
因为你要不要去妥协,是你自己的选择权。
谁做出妥协,并不重要。
但是有了理解,感觉就会全然不同。
很多婚姻,
其实是在磕磕碰碰当中,找回了幸福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种找回幸福的感觉的路径,
并不是两个人一开始就完全一致,
也不是过着过着彼此就能完全一致,
而是两个人能够越来越多地应对这种不一致的挑战,
能够去理解对方,
即使在不认同的情况下,也能够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尊重和接纳。
不管关系最后走向何方,
理解和共情,都是一件在关系中很美的事情。
<The End>
转载须授权
情绪价值 / 藏在沟通里的攻击 / 别再负担别人的情绪 /
为什么爱上渣男 / 过度期待 / 习惯性后悔 / 心理咨询
温馨提示:
微信改版后有好多读者说,
推送的文章好像很难找到了
给“周小宽”加一个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更新了!
首先搜索“周小宽”进入周小宽公众号
然后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图标
进入周小宽公众号的主页面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图标
再点击“设为星标”
显示以下效果则成功设为星标,
以后我们更新就可以马上看到了!
周小宽
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心灵陪伴者
让心理学照进你的现实
关怀心灵就从今天做起
↑长按图片识别*,一键关注
微信改版啦
如果你错过了之前的推送
戳底部“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