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10张唯美壁纸,洞悉中国山水画意境
日期:2018-09-16 08:00:07 作者:有礼有节 礼节君 阅读:

10张唯美壁纸,洞悉中国山水画意境

  误解山水画误会古风

  --

  古风出自诗词,也出自山水画。

  去现代展览馆,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看不懂、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而站在中国山水画面前,前却没有这声音

  虽然不论是现代绘画,还是古代绘画,

  缺少专业知识就难以体会画家用意

  但中国画有西方绘画没有的优势

  那就用墨之浓淡深浅虚实

  虽不全懂,却联通诗词意会。

  中国山水画是画出来了的诗词,

  在水墨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全是画家的心境作者的人生意趣。

  ▲   清 · 弘旿 《云山图扇页》

  中国山水画,不是三大姑客厅上的“迎客松”,

  也不是八大婆卧室里的“有凤来仪”,

  或表舅书房边的“旭日东升天道酬勤”。

  如果说这就是山水画,那误会就大了。

  总的来说,山水画可分4类:

  水墨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

  而画,也大多来自失意文人之手,

  在动荡时代,他们才华满腹却无处施展,

  仕途不得志,心灰意冷后,便寄情山水,

  在自然中寻得内心平静

  因而,其画作追求空、淡、远,以意境服人。

  读画中诗,赏诗中画。

  当山水画遇上诗词,一拍即合

  (来,和礼节君一起,住进中国山水画里)

  ▲   元 · 钱选 《山居图卷》局部

  ▲   北宋 ·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局部

  01

  明·蓝瑛白云红树图轴》

  --

  我见青山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欣赏梅花画的人都听过:没骨法。

  不巧,《白云红树图》就用这法子

  它以石绿画山,朱砂画草,白粉染云,

  树叶点出鲜艳的红、黄、青、绿,

  整体看上去,画面色彩丰富

  却有一种典雅清新感觉

  《白云红树图》是蓝瑛青绿重色画的代表

  (蓝瑛,明代画家,擅长山水/花鸟/梅竹)

  看《白云红树图》,山间水畔,老树苍劲

  白云缭绕、枝叶细致,色彩明丽

  妩媚多情,似有装饰画的味道

  02

  明·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一般而言模仿难出新意

  但到了董其昌这,不是难事

  他的山水画笔清秀中和,恬静疏旷,

  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

  如《仿山水图册》百般红紫,

  绘出一派晴朗的好春光

  董其昌作画,强调以古人为师,

  但也反对机械地仿效,落入窠臼。

  《仿山水图册》红绿黄多色相杂,

  圆熟朦胧,近树清晰山色隐约,

  似是雨后缭绕的云雾,把春色染绿了。

  03

  明·赵左 《山水图轴》

  --

  垂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

  ▽

  《山色图轴》中,湖水荡漾,芦苇低垂。

  一人正持杆垂钓,遥望远山,

  芦苇韧,波涛细,微风轻,

  “垂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

  似乎垂钓之意不在鱼,而在山水之间。

  一个无心的动作暴露了人物心思

  也拉近了观赏者和绘画者的距离

  若有似无处,见云;蓦然举目时,见情。

  04

  南宋·赵芾 《江山万里图》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江山万里图》是赵黻唯一存世之作。

  按物以稀为贵原则,当价值不菲

  这画全景式构图,主脉是滔滔江水

  其中有近景、中景、远景,

  这里截取一近景,可感受水的力量

  原图东起吴越,西至巴蜀、气势恢弘

  景色烟雾弥漫,也有曾峦叠嶂,

  惊涛拍岸风雨交加情境

  一幅惊心动魄壮丽场面跃然在目。

  05

  宋·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卷》

  --

  春梦秋云,聚散容易

  ▽

  用墨有浓淡、虚实、厚薄之分,

  运笔有横扫、竖点、藏锋之属。

  《潇湘奇观图》用墨淋漓,云雾多变,

  山峰、江水、树木描写细致,

  于苍茫中自然中见独特韵致。

  泼墨、积墨、破墨,墨气淋漓,

  《潇湘奇观图》似乎不着笔法,

  信手作画,云与山合,山与树合,

  藏锋其内,浑然一体

  有江南云雾缭绕、山水灵动之感。

  06

  明·周臣 《春山游骑图轴》

  --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

  《春山游骑图轴》绢本淡设色,

  春山旅行题材,有乡愁味。画中,

  高山险峻、石崖陡峭,房舍掩映,

  近处,山溪岸边春花几树,

  山溪、流水小桥,三人过桥。

  山上,苍松浓郁,遒劲多姿

  人行在桥上,水流在桥底,

  忽然听到熟悉鸟鸣,春日迟迟,

  这一派生机盎然景象希望故乡也有。

  07

  清·王鉴 《花溪渔隐图》

  --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

  “桃花仙人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因唐寅而风流后人追之慕之。

  《花溪渔隐图》里,桃花盛开,

  又像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

  春水生,桃花盛,渔家行,

  简约的构图,舒朗秀逸的线条

  再加上颜色的清新淡雅

  江南春景的活力跃然纸上了。

  08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

  ▽

  顾名思义,《四景山水图》分四幅,

  春、夏、秋、冬,这里选“冬”局部。

  幽居山湖楼阁中,生活优雅闲逸,

  有山怡目,有水怡心,有云怡情,

  一年之冬,景色也美上云霄。

  老翁骑驴张伞,侍者步行导引,

  松挺拔,竹白头,远处茫茫一片。

  此时出行不为别离,是为踏雪寻梅

  或寻一处幽地,吟几句诗词,以迎寒冬

  09

  清·任熊 《十万图册》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有一个歪理,“局部大于整理”。

  这话放在欣赏山水画上也合适

  《十万图册》设色隽秀,颜色饱满

  观之,似有青绿山水的味道。

  这画是清代画家任熊的代表作

  任熊是绘画全才,山水、人物、花卉

  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

  他笔力超群,雄厚静穆,深得宋人神髓,

  所绘山水,苍劲有力,既会意又传神。

  10

  陶醉诗词,共住进山水画

  --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云了又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初读唐诗时,摇头晃脑津津有味

  后读宋词,掩卷默念,婉转深情

  我们对诗词的意境,心向往之

  也想携酒壶入林,隐居山亭,风花雪月,

  如此,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洒脱至极。

  喜好诗词的人却少知道,

  欣赏中国山水画也有同样的效果

  看,怪石山崖,可驻目;

  赏,崖上青松,可言志。

  山间清风怡情,林上流云寄心,

  可观、可看、可赏、可触……

  陶醉时,亦可同游,住进这山水之境!

  ▲  明·蓝瑛 《白云红树图轴》

  · 今日互动 ·

  ---

  山水画可观、可赏、可做屏保,

  喜(cun)欢(xia)哪张?

  2019《传家日历》重磅发布,与美好重逢

  点这里跳转

  -

  【*购买】

  2019《传家日历》上新

  复制这段描述*后打开*APP抢先获得

  (复制整段红色字,打开手机*APP即可购买)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与美好重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10张唯美壁纸,洞悉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